程公许
注释: 锁宿余半月,得闲读书喜而有赋:意思是说,我在这段时间里一直被锁在宿舍里,没有时间外出,但是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可以安心地读书了。 晴檐荫虚白,夜灯耿阒寥:意思是说,晴朗的夜晚,阳光洒在窗户上,形成了一片明亮的光斑,就像是白色的云朵一样。而夜晚的时候,灯火明亮,照亮了整个房间,使得整个屋子显得空旷而寂静。 自怜声吾伊,亦复如闻韶:意思是说,我对自己的歌声感到自豪
诗句:不用长檠换短檠,一窗图史任纵横。 译文:不需要用长的灯檠来换取短的灯檠,只需让窗户前摆满历史与图画书籍就可以自由地阅读和研究。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他无需通过改变灯光的长短来调节阅读的舒适度,而是享受在书海中畅游的乐趣。这种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赏析
【注释】 绿绮:琴名,泛指乐器。新调:新声,即新调的曲子。正始音:古琴曲《文选》中有《文始》,是古琴中的上乘之品。红蕖:荷花。小放:开放。游人莫诮遨头懒:不要责怪游人懒得游玩。只愿年丰岁事登:只希望年成丰收,事事如意。 【赏析】 “绿绮”句:指在新春佳节弹奏新调的乐曲。“红蕖”句:指正月十五夜晚,游人观赏了盛开的荷花灯。“游人莫诮”(1) 游人不要嘲笑我懒得游玩。(2)“遨头懒”
围棘侵天催速战,土膏得雨要深耕。 儒风鼎盛田多稼,早愿三边洗甲兵。 注释:在元夕节夜晚,人们点灯庆祝。诗句描绘了田野里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状态。第一句描述了田野被围住荆棘,天空中的云彩仿佛都在催促着人们快速战斗;第二句则表达了农民们希望在雨水的滋润下,能够深耕土壤,让庄稼长得更加茂盛。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们的赞美之情,认为他们拥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使得他们的农田能够丰收
【注释】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夜的称。灯龛:灯,即灯笼。龛,小洞。 从教:任凭。星火:指元宵灯火,这里代指南宋高宗在建康(今南京)行宫所设的“行宫灯山”,为南宋抗金名将张俊等所建。弦歌:弹琴唱歌。春风:喻国政清明,人民安乐。邦人:泛指百姓。笑语:形容人民欢乐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渴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锁宿余半月得闲读书喜而有赋注释: 在军营里驻守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我很高兴,就写了这首赋。 译文: 在军营里驻守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我很高兴,就写了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士兵对战争结束后闲暇生活的喜悦与珍惜的诗歌。"锁宿余半月"表达了作者长时间的驻守和等待;"得闲读书喜而有赋"则表达了因为有了空闲时间而感到的兴奋和喜悦,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在放灯节的时候天气晴朗,红杏树上的月亮又圆又明亮。景物的美丽让人感觉有些疲倦,因此撩拨起我的诗意和思乡之情。 赏析: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这个放灯节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的感慨。首句“放灯时节快晴天”,直接点出了放灯的时节,同时表达了天气晴朗的喜悦情绪。第二句“红杏梢头璧月圆”,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夜图景,明月高悬,照亮了红杏树梢,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浪漫的氛围。然而
昭觉芙蕖万炬红,马蹄无处避香风。 胜游似梦难重省,最忆琼酥点缀工。 【注释】:芙蕖:荷花。琼酥:即冰糖葫芦,用竹签穿水果、果仁等物串成的一种食品,外粘糖质或蜜饯的壳。 译文:昭觉的荷花在万盏灯笼下显得格外鲜艳,马儿无处躲避那浓郁的花香。美好的旅行像梦一样难以再回忆起来,最让人难忘的是冰糖葫芦上那精美的装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昭觉荷花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享受美食的情景
【注释】: 1. 积雨酿成寒料峭:积雨之后,天气变得寒冷而潮湿。料峭:形容天气寒冷。 2. 漫游稍觉意清真: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心情变得更加清明和真实。 3. 痴云妒日吞还吐:痴云(指那些无知的、愚蠢的云)嫉妒太阳的光芒,时而吞没它,时而又吐露出来。 4. 弱柳含烟巧斗新:柔弱的柳树笼罩着一层轻薄的烟雾,显得婀娜多姿,仿佛在与春风嬉戏,展示出新的生机。 5. 簪屐招呼参楚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往事惊心折:这句话意味着过往的记忆让内心感到震惊,像是被折断一般。这里的“惊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事件的深刻印象和强烈的情感冲击。 2. 三年撚指间:三年时间就像捻动手指之间的空隙一样短暂。这里通过夸张手法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之快。 3. 西州门外泪:泪水从西州的城门流下,暗示着悲伤和哀愁。这里的“泪”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描绘出场景中的具体元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