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许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谒周孝公祠》。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 斩蛟潭近款丛祠,逸少行书小陆碑。 注释:在斩蛟潭附近有一个供奉祠堂,里面刻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小陆碑。 赏析:诗的首句点明地点,为游览周孝公祠作铺垫。王羲之,字逸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以行云流水、飘逸自然著称,被后人尊为“书圣”。这里所说的小陆碑,是指王羲之在绍兴兰亭所书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腊月二十六日部宿雪甚登天官厅后亭子冲寒赶趁新被铺,奇事妆成白粉闱。 老怯凭高银海眩,渴因引满玉池肥。 七旬蜀道才通信,两月淮壖未解围。 澒洞忧端深似海,鬓霜争与六花飞。 译文: 腊月二十六日,我住在天官厅后的亭子里,因为下大雪,所以需要更换新的被子。 在寒冷的天气中,我换上了新被,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老人们害怕高处的风景,他们的眼睛会被银海所眩晕,而我也渴望能够喝到美酒
【注释】 潇洒:闲适自在的样子。 急景:形容时间过得飞快。悠悠:悠然自得的样子。 飞絮:飘荡在空中像柳絮一样的轻细物体。 阿戎:指晋代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叫阿戎。 三考:三次考核。 亲爱:亲切友爱。 囊无储俸:指没有多余的钱财。储俸,积蓄的俸禄。 储俸贫如旧:指贫穷如故。 讯便舟:询问船夫能否快行。讯,通“讯”,询问的意思;便舟,即小船,快船。 【赏析】
注释: 叔存侄伯仲拉登平盖观,彭模来往无虚岁,平度山才一度游。 卜宅旧传杨蜀郡,题诗宛在薛嘉州。 江云杳霭吞天远,松槛萧寒唤客留。 欲与殊庭追古意,略须桃杏植岩幽。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成都友人的。他首先赞美了友人的才华,然后表达了他对成都的喜爱之情,接着描述了他在成都的生活状态,最后表示他希望能和友人一起欣赏成都的自然美景
【注释】 挽虞提干仲房:挽辞。指作者送别虞提干而作的诗,因虞提干是诗人的朋友,故称。 沧江亭上极绸缪:沧江亭是作者与友人经常游玩的地方。绸缪,形容亲密的样子。 况复兰阶托胜游:何况在兰阶上,还能得到你这样优秀的朋友来共同游览。 邂逅磬川分别袂:突然遇到磐川,不得不和你分别。 传闻边邑费良筹:听说你在边远的县里需要良策,我很担心。 诸公:指朝廷中大臣。 青云:比喻仕途。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
觉空寺 箯舆选胜暑风轻,渺渺西岑得化城。 应供佛元无住相,教忠皇为锡嘉名。 竹窗栉发晨光薄,松径褰裳午荫清。 安得一单长寄此,跏趺静看篆香萦。 注释: 1. 箯(zhì)舆:一种古代的轻便车。 2.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 3. 渺渺西岑:形容山峦连绵,远处望去显得模糊不清。 4. 化城:佛教中指菩萨或高僧居住的净土。 5. 应供:应该供奉。 6. 教忠:教导忠诚。 7. 竹窗
谒普德崇德勤济三祠 冠建芙蓉佩缀琼,水沉馥袂谒灵君。 支分一道岷山雪,鼎峙三宫玉垒云。 露积大田双象鼻,骏奔全蜀万羊群。 百年征调何当息,乞与乾坤净战氛。 注释: 谒普德崇德勤济三祠:拜访具有高尚道德的普德、崇德和勤劳救济的三祠。 冠建芙蓉佩缀琼:戴着象征美德的帽子,佩戴着用美玉装饰的佩饰。 水沉馥袂谒灵君:水沉香的气味弥漫在袖子里,向神灵致敬。 支分一道岷山雪:山峰如一支箭一样高耸
掣电光阴不可追,回头四十九年非。 万缘勘破姑随顺,至道精探识指归。 感慨未能忘世虑,因循深恐误时机。 寒窗细话经纶策,来岁昕廷为发挥。 注释: - 掣电光阴不可追:像闪电一样的时间不能追回,形容时间流逝得很快。 - 回头四十九年非:回头看时已经过去了四十九年,意味着岁月蹉跎。 - 万缘勘破姑随顺:经过一番思考和理解之后,明白了万事万物的真相,顺应自然发展。 - 至道精探识指归
【注释】 1. 仲氏:指廖山父。 2. 霏月露:形容桂花盛开时的月色清丽,如霜雪般洁白。 3. 遗编荟粹:指廖山父遗留的书籍汇集成册,内容丰富。 4. 英气:英勇的气质或气概。 5. 彭殇(shāng):彭祖和殇子,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与短命的人。 6. 试:可以,能够。 7. 庄周:指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自然主义。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廖山父的诗
在宋朝程公许的《挽顺庆使君宝章李十三丈二首》中,诗句和译文如下: - 诗句: 东斋嫡子异岩孙,酝酿诗书气味醇。桃李七州春不尽,松筠一节晚弥新。 - 译文: 东斋嫡子是异岩之孙,诗书之气浓厚如醇酒。桃李七州春意盎然,而松筠一节更显坚韧不拔。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十三丈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地位。首句“东斋嫡子异岩孙”展现了他的高贵身份和深厚的学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