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许
长生观拜谒碧落侍中观巨楠 功行三千未易圆,活人阴德最为先。 一瓢酒酿春江醁,百尺楠藏洞府天。 道骨想从玄祖受,高风应许裔孙传。 珥貂碧落犹官府,何似鞭鸾陪散仙。 【注释】 1. 长生观:古代道教宫观,供奉太上老君(老子)。 2. 碧落:指天空。 3. 侍中:指东汉末年的张角,号“天公将军”,后被尊称为“张公”。他以道教为掩护,创立太平道教派。 4. 三千功行:指修道成仙的功夫。 5. 阴德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扰扰东华车马尘,烟霞何日拂衣襟? - 注释: "扰扰"形容繁忙的东华宫(皇宫)车马声。"东华"是中国古代对帝王宫殿的一种称呼。"烟霞"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而"拂衣襟"则表达了一种摆脱尘世纷扰的愿望。 - 译文: 繁忙的皇宫车马声中,何时能让我抛开世俗,去感受如烟如霞的自然美景?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2. 空花想已销浮念
这首诗是苏轼对东湖美景的赞美。 逶迤三径带重湖(蜿蜒曲折的道路通向重湖): 描述了诗人走在通往东湖的路上,看到沿途的美丽景色。 心眼经营念厥初:用心思考并规划好每一步,就像当初建造这座园林一样。 问俗只须无事治:如果只是闲着无事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治理这个园林。 僝工适际有年书:这里的“僝工”指的是修建和修饰工程,“适际”表示时间合适。 雪融趁急栽花柳(在融化的雪水中急忙栽种花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访云端庵居》。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条解读和赏析: 1. 梦萦云端路: - 关键词注释:梦萦,梦想;云端路,比喻理想或目标高远。 - 释义:诗人通过“梦萦云端路”这个意象表达了他的理想或目标非常遥远、难以企及。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即使道路艰难险阻,也要勇往直前。 2. 幽寻今果到云端: - 关键词注释:幽寻,隐秘的追求或探索;云端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孤云踪迹混风尘,蔼蔼阳和满一襟": 此句描绘了作者的心境,如同孤高的白云,飘渺不定,游走于世俗与自然的交界处。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仿佛被一种温暖的阳光所包围。 第二句"招得鸳班同胜赏,肯教牛铎嗣清音": 这里的"鸳班"指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一同欣赏美好的事物。而"牛铎"则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音乐才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 原诗为: 山中醮后一日雨雪仍留山中雾雨溟蒙混然如一气未分也 香雾回翔八景舆,帝觞邀我适华胥。 戏将馀沥作零雨,旋有六花飞太虚。 意恐混沦凝祖气,心疑圆峤没归墟。 题诗不作人间语,呵手残炉小楷书。 翻译如下: 在山中的道观里住了一天之后,仍然下着雪。雾气弥漫,雨水蒙蒙,天地浑然一体。 香气缭绕,云雾升腾,如同置身于仙境之中。 皇帝请我喝酒,邀请我前往华胥世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描绘了金山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我们来看第一句:“画图省识金山面。”这里的“画图”指的是金山寺的画作,而“省识”则表示在观看画作时能够回忆起曾经见过的场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看画的时候,人们往往忘记了自己曾经去过金山寺,而这幅画作却让人能够重新回味起那美好的记忆。这种对比突出了画作的魅力和对现实的超越。 第二句:“短褐风吹入画图。”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句翻译 - 《熙老拉泰叔同伴山行》: “熙老拉泰叔,同伴山行” - 描述与熙老及泰叔同行。 - “由马溪寺攀跻险绝”, 马溪寺是一处险峻的寺庙。 - “历龙洞” - 通过一个龙状的洞穴。 - “上罗汉洞”, 到达一个被称为罗汉洞的地方。 - “洞前小庵极幽邃”, 洞前的小屋非常幽静。 - “下有龙潭”, 在山下有一个龙形的水池。 - “潭水窈深一绿蟾蜍踞坐石间”, 池水深邃
八月十一日梦登青城之巅,醮谢仙人,散策月下濯足涧水之意甚适。推枕惘然,纪以唐诗 崷崒孤岑碧四围,分明佳气是祠西。 星坛醮罢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满溪。 真境可容兵劫坏,天涯长恐梦魂迷。 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 释义: 崷崒孤岑碧四围,分明佳气是祠西。 星坛醮罢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满溪。 真境可容兵劫坏,天涯长恐梦魂迷。 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 注释: 崷崒(zhú)孤岑碧四围
注释: 韶华倏已三旬过,南北山分两日游。 翠逻晚寒催暖酒,绿杨风软缓移舟。 无多官事妨行乐,有许吟情夺隐忧。 三揖孤山林处士,泰和容许隐巢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灵隐寺时所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韶华倏已三旬过,南北山分两日游”中,“韶华”指美好的时光,而“倏已三旬过”则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句诗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过去时间的追忆。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