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许
同杨景韩饮虞献子江亭用壁间文与可韵 晴滩属玉玩烟霏,照眼琅玕碧四围。 堂荫白茅娱子美,江吟净练忆玄晖。 谁家鼓吹观游去,何处笭箵罢钓归。 尚想江南图画里,风帆夜落道人矶。 注释: 晴滩属于玉的烟霭飘散,在视线中映入眼帘的是碧绿的石头,周围被水环绕着。 庭院里长满了白色的茅草,为人们带来快乐,我在这里享受清闲的时光。 江中的洗涤工具就像清澈的流水一般,让我想起了诗人李白和谢灵运。
【注释】 江亭:即江东陈氏的亭。 渔艇:渔船。撑:划动。水东:指靠近江水的东面。溟蒙(míng méng):云雾缭绕的样子。绝怜:极爱,十分喜爱。郊墅:郊外别墅。轩窗:指窗户。贮:蓄藏,积聚。烟波:指江上的雾气。霭杳(ài yǎo):迷蒙、模糊的样子。菑翳:草木丛生的地方。略疏通:稍稍清理一下。载酒来:带了美酒过来。社友同:与朋友共同饮酒。 【译文】 渔船在水边悠闲地行驶,天边的云彩中夹杂着雨意
马当山 往事空闻传记夸,石矶依旧锁晴霾。 定知贝阙通溟极,谁着丛祠倚断崖。 乞与一帆风借便,应怜万里客伤怀。 文章有体神知否,霞鹜虽工语类俳。 注释: 1. 马当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南部的长江中,是长江上的名山之一,也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 2. 传记夸:指历史书籍中对马当山的赞誉和描绘。 3. 石矶:即马鞍山,在马当山下,因形似马鞍而得名。 4. 晴霾:晴朗的天空中布满了云层。 5. 贝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自七曲祠下乘马至上亭二首 - 这两句诗描绘了从七曲祠到上亭的旅途景象。第一句中的“仗卫森严九虎关”,意味着在九虎关周围,有严密的守卫和警卫,显示了旅途的庄严和安全。第二句“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慨,他没想到会经历如此艰险的道路,像是在梦中梦见了自己穿越了黄竹瑶池,经历了蜀地崎岖的山路。 2. 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 -
【赏析】 此诗为纪事之作,是诗人在湖南岳阳时的作品。全诗四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系船三日风当止,雨欲逗晴云乱飞。”开篇就点明了时间、气候等背景:岳阳地处长江中游的南岸,湘江之滨,气候湿润;而洞庭湖畔多山,常有云雾缭绕,所以有“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诗句描述其景色。这里,“系船三日”表明了作者在此地停留的时间之长,“风当止”则描绘了天气的变化,“雨欲逗晴云乱飞”则生动描绘了雨过天晴后
【注释】 七曲祠:在今陕西宝鸡市东,相传是太白山的别称。七曲,指太白山有七个主峰。 上亭二首:指诗题所咏的《上亭》、《下亭》。 征鞍:出征时乘坐的马鞍。朔风:北风,即寒风。 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名号。这里以秦地为蜀地,故说“揽尽”。气脉:地理上的脉络,这里用来形容山脉的气势。青:指青山。 潼江:渭河支流,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带小碧相连:指潼江两岸,青山翠竹相连,绿波荡漾。 五云楼殿
这首诗是一首咏亭的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绝胜亭 - 绝胜亭:一个位于江郊的美丽亭子,其风景之胜,足以让诗人感到满足。 2. 入眼江郊杜集中,胜游何必恨匆匆 - 入眼:即一进入视野的意思。江郊:指的是江边的郊野。杜集:指杜甫的诗集。这里可能是指亭子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之美,让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都感到赞叹,因此他不需要急于离开,而是驻足欣赏美景。 3. 模糊树木丹青古
注释: 去国飘然一障乘,都门祖帐集华簪。 黄梅未雨热如沸,白葛当风凉满襟。 江国颇堪千里寄,蓬山遥想五云深。 论思禁阁须公等,肯念交盟数寄音。 译文: 离开国家如同一道屏障,在京城的祖帐上聚集众多显贵。 没有下雨却感觉天气很热,白葛的衣服让风一吹就感觉凉爽。 家乡的景色令人怀念,想到蓬山遥远的五云端海。 朝廷议论和思考都需要依靠你,希望你不要忘记我们过去的誓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京城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历二山后,晚饮倪氏玉湖的愉快经历,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句“游道何二山晚饮倪氏玉湖”描绘了诗人在游览二山后,选择在倪氏玉湖边饮酒的情景。这里的“何二山”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山或者两座相似的山峰,而“晚饮”则表明这是一天中的晚些时候。 第二句“草草盘蔬一酒壶,虎岩小憩转金舆。”描述了诗人在倪氏玉湖边的简单用餐和休息场景
姑苏台 馆娃陈迹久蓬蒿,留得苏台数仞高。 隔水云山青断绝,绕城沟荡碧周遭。 遥怜让国清风远,忍见连艘战血鏖。 满目凄凉千古事,长洲仍旧柳如缫。 注释: 1. 馆娃陈迹久蓬蒿:指姑苏台的遗址已经长满了蒿草,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2. 留得苏台数仞高:虽然姑苏台的遗迹被蒿草覆盖,但仍有数丈之高。 3. 隔水云山青断绝: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与近处的云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