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许
庐山雪 倚天无数玉巉岩,心觉庐山是雪山。 未暇双林寻净侣,试招五老对苍颜。 远游借问有何好,胜赏何曾容暂闲。 却恨此生云水脚,误随人去踏尘寰。 注释:倚天无数玉巉岩,心觉庐山是雪山。意思是:在倚天的群山中,有无数奇形怪状的岩石,感觉庐山就像一座雪山。 未暇双林寻净侣,试招五老对苍颜。意思是: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寻找那些隐居山林的朋友,试着邀请五老来和我一起欣赏美景。 远游借问有何好,胜赏何曾容暂闲
解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第一首 1. 竹林挺挺固多贤,子更姱修鼎盛年。 - 注释: 竹林挺立且英才众多,你正值美好年华。 - 赏析: 诗人通过“竹林挺挺”形容人才荟萃之地,同时用“贤”来强调其中人才的品质和才华。接着提到侄儿正值青春盛年,意味着他拥有无限可能。 2. 一缕千钧扶世绪,三条八韵压儒先。 - 注释: 一根细丝却能支撑千钧重物,三条线可以拉紧八韵诗歌。 - 赏析:
【注释】 1.道传侄:作者的侄子。补:补任,任命。中国学:指国家的最高学府。2.“冰霜”二句:诗人对侄子寄予深厚的期望,希望他像冰霜一样坚韧不拔,能够报答亲人的恩情。3.“孝敬”二句:诗人认为,只有孝敬父母才能通达造化,而不要计较别人的是非好坏,要宽容大度。4.“灵椿”二句:诗人以“三釜”(古代容量单位)比喻侄子的学问和能力,希望他早日取得成就;“折桂归来共一尊”则表达了他对侄子的美好祝愿。5
沙津连日风雨阻行舟发即晴寄李成之江陵五日恶风雨,知我欲行舒小晴。 渺渺云沙连恨远,冥冥烟树唤愁生。 上牢下牢险入梦,东瀼西瀼诗有声。 同是天涯更分手,销魂风月与谁平。 译文: 江陵五天的恶劣天气阻挡了出行,知道你想要出发,却迎来了短暂的晴朗天气。 连绵不断的云雾和沙地让人感到遗憾,远处的烟树唤起了我的忧愁。 上牢、下牢都危险地进入梦境,东瀼、西瀼都有诗歌回响。 同样是天涯路远,我们不得不分开
【注释】 1.得台檄:收到朝廷的命令。 2.上皇设黄箓会:指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 3.自远而至者孙承父,表兄用晦弟彦威:指的是从远方来的人有孙承父、用晦弟彦威等。 4.有年彦尹彦济:分别是有年、彦尹、彦济。 5.四侄胜父王甥虚中句甥司马行父宗人季然共十七人次日首途久雨开霁:这十七人是在次日启程,途中遇到久雨,但终于晴开了。 6.肃敞芝坛大面峰,拟凭方寸溯璇穹(sùchàng zhī tén d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游中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游中岩晴烟如春尤觉林壑之胜也 在晴朗的日子里,中岩寺外的烟雾像春天一样,让人感到山林的美景更加迷人。 晴岚暖翠中岩寺,十二年间得再游。 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温暖的烟雾,中岩寺的景色如同春天般温暖而美丽,已经过去了十二年,终于再次来到这里游览。 三笋龛深香不散,万松山拥雾难收。 三座小塔(笋龛)深深藏在茂密的树林之中,阵阵香气久久不散
泛舟登弁山祥应宫之绝顶望太湖窥黄龙洞过倪尚书云岩 蘋浪蹴帆移别浦,笋舆邀我度遥岑。 云开震泽水银溢,风掠洞庭螺翠深。 神井千寻龙起蛰,幽岩四面石成林。 苏仙诗句倪公赋,万古清风僭嗣音。 注释:泛舟:乘船游览。登弁山:登上弁山。祥应宫:位于江苏无锡的一座道教宫殿。别浦:别于其他河流的地方。震泽:今太湖,又名震泽湖。水银溢:形容湖水清澈透明。螺翠深:形容湖水绿得发亮。神井:指井中泉水如龙般腾跃。苏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尚书一同游中岩的夜晚,风雨交加的景色。诗中的“三峰”和“双璧”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中岩的壮丽景观。 译文: 陪尚书游玩中岩夜大风雨尚书以及任卿史石泉都是老前辈我和季以晚辈的身份陪同 中天台殿依仗着山势高耸云霄,回忆往昔深登山顶六岁已过。 雾气环绕山门需要玉钥匙开启,云雾支撑着我踏上青冥之路。 三座山峰静静地对峙着庞大眉毛般的山峰秀丽,双璧般的景象惊得我的醉眼看不真切。
成都逾旬阴冷深冬时节借馆超悟得子敬德夫二兄相晤语差慰寂寥 屯阴不动紫金盘,三月凄风横作寒。 待旦重衾才得暖,感时对酒祇长叹。 黑云何日三舍避,黄道中天万目看。 不有对床清夜语,客怀何以解忧端。 注释:在成都过了十天,天气仍然阴沉寒冷。三月的凄冷的北风横空刮来。等到天亮,才觉得身上暖和了些。感时(感慨时事)对酒(饮酒)衹长叹(只能叹息)。黑云何时可以躲藏三天?黄道中天(太阳),万目观看
冠藤衣葛自萧闲,岩壑精神绘画难。 着脚兔庭聊试险,同盟鸥社未应寒。 快晴山色凝朝采,急雨汗流吼夜滩。 近日诗情差觉胜,剩加砻错怕人看。 注释:戴着帽子、穿着藤衣、身披葛衫,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在岩石壑穴间,精神飞扬,绘画也显得格外困难。我试着踏着兔子的足迹在庭院中行走,试探一下危险;与同道之人一起,却并不感到寒冷。天气晴朗时,山色清新美丽,我在朝阳下采撷山花;大雨倾盆时,雨水淋湿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