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普济
注释:行走或坐着,常常在其中。 要认识其中的事,长汀的江水向东流。 赏析:这是一首偈颂诗。偈颂是佛教经文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常由四句构成,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偈颂的形式,后两句则是对偈颂内容的解读。 “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意思是说,无论行走、坐卧,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和氛围。这里的“经”指代的是佛法,“行”、“坐”、“卧”分别指的是日常生活的不同状态
【译文】 同样是条条,但各自不同;心眼互相照应。 翻来覆去地论说岁寒三友,不觉拍手大笑。 【注释】 偈颂:佛教的一种诗歌体裁,以佛理为内容,用韵文形式表达出来。偈:指诗的篇名;颂:是诗的形式,与散文相对。六十五首:这是一首长偈,共有六十五个句子。其二十四:这是其中的第二四句。同条不同条:比喻同类的事物各不相同。心眼:指眼睛和思想。自相照:彼此相互映照。翻覆:反复。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截铁斩钉。 水不借路,树倒藤枯。 西天胡子没髭须,踏杀杨歧三脚驴。 诗词解读 1. 字面理解:首先,我们需要对诗句进行逐字逐句的解析。 - “有句无句”:意味着虽然表面上似乎有句子在表达,但实际上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或意义。 - “如藤倚树”:比喻某人或某物依附于某个事物上,没有自主性。 - “截铁斩钉”:形容做事果断,毫不犹豫,就像用铁锯切断钉子一样坚决。 -
【注解】 偈颂六十五首 其十八: 禁足护生脚跟下,乞命底纷纷纭纭。 克期取证平地上,埋没人千千万万。 【赏析】 本诗为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人生、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禁足护生脚跟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保护生命,人们被迫停下脚步,不再前行。这里的“禁足”指的是限制行动,而“护生”则是指保护生命。整句话表达的是,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
注释: 1. 栽田博饭,诡计百出。:指种植田地并寻求食物的人有很多,但都是一些奸诈狡猾的人。 2. 插锹叉手,通身荆棘:指那些插着木锹、叉着手的人,他们的行动充满了危险和困难。 3. 枷棒场中亲不亲,草窠交辊见当人:在枷棒场上,人们亲不亲取决于他们的命运如何。而在草窠里互相摩擦滚动时,谁才是真正的对手。 4. 谁是当人,放箸忘恩:谁是真正的当人,是谁在放下筷子时就忘记了恩情。 赏析:
注释: 击鼓升堂(zhēng gǔ shēng táng):在古代,击鼓上堂是为了引起注意,表示有重要事情需要讨论。 不谈世法:不再谈论世间的法则和规矩。 冬至月头(dōng zhì yuè tóu):农历的冬至这一天,月亮的头部朝向地球。 卖被买牛:卖掉被子,购买耕牛。 冬至月尾(dōng zhì yuè wěi):农历的冬至这一天,月亮的尾部朝向地球。 卖牛买被:卖掉耕牛,购买被子。 赏析:
这首诗名为“偈颂六十五首 其十一”,由宋释普济所作。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并提供相关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天晴日头出,雨落阶头湿。 - 天晴日头出:描述天气晴朗时太阳从天空中升起的景象。 - 雨落阶头湿:指雨水落在台阶上,使得地面变得潮湿。 2. 译文对照:晴天的时候,太阳从天空中升起;下雨的时候,雨水落在台阶上使地面变得湿润。 3. 关键词解释: - 偈颂
腊月的寒风刺骨,冻破泥土团块。 它无法被默会也无法用言辞表达。 鸡儿上树鸭子下水,明天还要献给楚王观赏。 注释: 1. 腊极严寒:腊月的寒冷非常严峻。 2. 冻破泥团:冻得泥土团块裂开。 3. 不可默会:无法用言语来理解。 4. 不可形言: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5. 鸡上树:指鸡飞到树上。 6. 鸭下水:鸭子在水中游泳。 7. 明朝更献:明天还要献给。 8. 楚王:古代楚国的国王或君主。 9.
【注释】 圆通:佛教语,意译为“圆融通达”,即佛性本无生灭。 湛然:清净而永恒。 星罗云汉低:指星辰在天上闪烁,云朵像银河一样低低地悬挂。 空翠:山间云雾缭绕,如绿草茵茵之状,故称“空翠”。 风雨雪霜寒:自然界的四季变化。 人惊鸡犬吠:因风雨雪霜寒而引起人的恐惧,所以惊动了家畜家禽。 正法:佛法、真理。 明如来:光明照耀如来。 依然:仍然,依旧。 【赏析】 这首诗是六十五首偈颂中的第十六首
注释: 去日炎威重,归时秋半过。 离开的时候炎热酷暑正盛,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深秋。 林间坐磐石,不觉笑呵呵。 坐在树林间的磐石上,不知不觉中就开怀大笑起来。 不笑仰山插锹叉手,不笑地藏博饭栽田。 无论做什么都不会露出笑容,就像把山当作插锹的地方,把地藏在地下耕种一样。 二胜米料人人有,笑他饿死饭箩边。 人人都能吃到美味的米饭,他却只能吃着干粮,饿死在饭箩旁边。 赏析: 这是一首偈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