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湖上望月其二 寒光皎皎映平湖,水色天形两不殊。 学道未能同罔象,也于深处见圆珠。 注释: 寒光皎皎映平湖,水色天形两不殊。 这句诗描述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湖面,湖水和天空的景色在月光下显得分外清晰明亮,没有差异。 学道未能同罔象,也于深处见圆珠。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像传说中的罔象一样与月亮相合,但在月光下仍然能够看到如玉般圆润的明珠,寓意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一颗纯净无瑕的心。 赏析:
织妇 九月风高未授衣,灯前轧轧夜鸣机。 困来不觉支颐睡,鼠齧丝头四散飞。 译文: 九月的风很猛烈,但天气还未寒冷到需要为人们做衣服的地步,织女们还在灯火通明的屋子里纺织着。 夜晚时分,织女的双手不停地来回拉动着织布机,发出轧轧的声响。 然而当她们疲惫不堪时,往往不知不觉地支撑着下巴睡着了。这时,老鼠啃食着丝线,使那些被啃断的丝线四散飞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
注释:新种上竹子,亲手栽种,几根翠绿的竹子胜过花朵。今晚我将在窗边更深地睡觉,竹叶摇曳的声音会伴着寒风传来。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用细腻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晚景象。他通过“手自栽”、“苍翠胜花开”等词语,生动地表达了自己亲手栽种竹子的喜悦和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今宵窗下更深睡”等诗句,又巧妙地展现了自己沉浸在这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之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与宁静
诗句解读: 1. 落花:描述花朵凋谢的景象。 2. 花开花落尽由风:说明花朵的开放和凋谢完全是由风来决定的。 3. 数日荣衰事不同:指花朵在几天内经历从盛开到凋谢的过程,其变化是截然不同的。 4. 庭下晚来犹可玩:即使花朵已经凋谢,在庭院中仍然可以欣赏到它们的美丽。 5. 绿苔芳草缀残红:描述了绿色的苔藓和草地与残败的红花相间的景象。 译文: 落花 风吹落了所有的花朵
注释: 栽花 —— 在草堂前种植花草。 移花来种 —— 把移来的花草种植在草堂前。 草堂前:古代文人雅士居所。 红紫纷纭间淡烟 —— 红色的和紫色的花瓣交错,中间夹杂着淡淡的烟雾。 莫叹朝开还暮落 —— 不要感叹花朵早晨盛开傍晚凋零,因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荣辱事皆然 —— 人生荣华富贵与贫贱都是如此,不必过于在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
【注释】 闲庭:庭院。树树:每棵树。 异类:不同种类的动物。 知礼节:懂得礼仪。 禅床:僧人坐禅时所坐的木制矮凳,也泛指僧房中的坐具。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亡友亡有禅师山居生活和精神境界的怀念。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亡友居处环境,“树树”即每棵,是说亡友山居之处有树有花,十分优美;“果垂霜”则说明亡友在山上采摘野果,准备下山时,树上的果实已结满白霜。“听法犹怜入草堂”
诗句原文: 微虫禀质有清光,踪迹难令暗室藏。 车胤死来人堕学,秋庭终夜恣飞翔。 注释翻译: - 微虫禀质有清光:萤火虫天生具有明亮的光芒。 - 踪迹难令暗室藏:即使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也无法隐藏其光亮。 - 车胤死来人堕学:因为车胤的故事,人们开始重视学习。 - 秋庭终夜恣飞翔:在秋天的庭院中,萤火虫在夜晚自由地飞舞。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萤火虫的特性和它在文化上的影响
注释: 魏阙:古代皇宫的正门,这里代指京城。 林泉:泛指山林、清泉,这里比喻隐居的生活。 趣:情趣,爱好。 缘:机会或机缘。 兴何穷:兴致如何。 闲宵:闲暇的夜晚。 茅堂: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湖水:指诗人住处附近的湖水。 无波:没有波澜。 月照空:月光照射在湖面上。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首句写诗人与广上人对林泉的热爱和向往,次句写他们因机缘而相聚
【注释】 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的叫晦日,这里指正月三十。 残照:夕阳斜照的景象。 平川:平坦的大河平原地区。 老幼相携古岸边:老年人和小孩子手拉手在古老的河边走在一起。 富贵在天:富贵如天一般高。 谁肯信:谁能相信。 临流争放送穷船:面对流水争相把贫穷的船送出河去。
注释:湖面上,秋水澄明,树影稀疏,风停息了。天上明亮的月亮缓缓升起,在遥远的天空中高悬。我闲来无事,思考今晚的吟咏之景,清冷的月光,有几处与我同照呢? 赏析:这是一首写月的诗,描写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首句“秋水澄澄树绝风”,通过描绘湖水和树林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淡雅的氛围。接着以“冰轮苒苒上遥空”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明亮和遥远,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最后一句“闲思今夜供吟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