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风高未授衣,灯前轧轧夜鸣机。
困来不觉支颐睡,鼠齧丝头四散飞。
织妇
九月风高未授衣,灯前轧轧夜鸣机。
困来不觉支颐睡,鼠齧丝头四散飞。
译文:
九月的风很猛烈,但天气还未寒冷到需要为人们做衣服的地步,织女们还在灯火通明的屋子里纺织着。
夜晚时分,织女的双手不停地来回拉动着织布机,发出轧轧的声响。
然而当她们疲惫不堪时,往往不知不觉地支撑着下巴睡着了。这时,老鼠啃食着丝线,使那些被啃断的丝线四散飞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描写了织妇们在九月的寒风中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中的“九月风高未授衣,灯前轧轧夜鸣机。”形象地描绘了织妇们在秋风凛冽中仍然坚持工作的景象。她们在寒冷的天气里依然坚守岗位,用勤劳的双手为人们的生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里的“未授衣”意味着天气虽然寒冷,但人们还没有开始制作衣物,而织妇们则已经在忙碌地工作了。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织妇们的勤劳和奉献精神。
而“灯前轧轧夜鸣机”则进一步描绘了织妇们在夜晚仍然坚守工作岗位的情景。她们在自己的灯光下,不断地操作着织布机,发出轧轧的声音。这种声音既代表了工作的繁忙和紧张,也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
尽管织妇们如此辛苦地工作,她们有时候也会感到疲惫和困倦。“困来不觉支颐睡”,这句话表达了织妇们在长时间劳动后容易疲劳的状态。她们可能因为工作过于繁忙,而忘记了休息;也可能因为劳累过度,而无法及时入睡。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她们的具体表现,但从她们的疲惫状态可以感受到她们的辛勤付出和不易。
“鼠齧丝头四散飞”则是对织妇们工作环境的一种生动描绘。老鼠啃噬着丝线,使其四散飞舞。这不仅揭示了织妇们工作环境的艰苦,也可能暗示了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然而,即使面对这样的困难,织妇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工作着。这体现了她们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敬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