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不惑便衰残,消息浮生万事闲。
惭愧眼前无俗物,举头终日见云山。

注释

书事:写诗记事。 年过不惑便衰残,消息浮生万事闲。 惭愧眼前无俗物,举头终日见云山。

译文

过了不惑之年,人就感到衰老,世事如浮云变幻,我心也变得淡漠,没有世俗的牵挂。每天抬头仰望,只见云山在天。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作者以“书事”为名,实则是抒发了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年过不惑便衰残”,诗人通过自省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年过不惑之年,却感到身心俱疲,仿佛已经衰老的感觉。这里的“不惑”指的是三十岁左右,也就是中年时期,是人们通常认为是成熟和稳重的阶段。而“衰残”则是指身体上的衰老和精神上的疲惫。诗人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既真实又深刻,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次句“消息浮生万事闲”,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这里的“消息”指的是世间的变化和消息,而“浮生”则是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虚幻。诗人用“万事闲”来形容自己的感觉,意味着他觉得生活中的种种琐事都显得那么无关紧要,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奇。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超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句“惭愧眼前无俗物”,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恶和追求自然的心态。这里的“俗物”指的是世俗的物质和功利,而“无俗物”则是指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和诱惑。诗人用“惭愧”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意味着他觉得自己的心中充满了世俗的杂念和负担,无法摆脱这些困扰。他转而欣赏自然的美好,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一句“举头终日见云山”,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里的“云山”指的是高山流水等自然景观。诗人用“举头”形容自己抬头看向天空,“终日”表示时间的长久和持续。他看到云山在天,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力量。这种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省、感悟和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他的诗歌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艺术美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