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湖上晚望寄友人 不得天涯信,相思对景浓。 惊飙吹落叶,残日在遥峰。 照水鱼村火,沈烟野寺钟。 幽怀向谁说,静立自支筇。 注释: 1. 不得天涯信:无法得到远方朋友的消息。 2. 相思对景浓:因为思念远方的朋友,所以眼前的景色显得更加浓烈。 3. 惊飙吹落叶:猛烈的风将树叶吹落。 4. 残日在遥峰:夕阳映照着遥远的山峰。 5. 照水鱼村火,沈烟野寺钟:水面上的渔船在燃烧着火
【注】1.广钧师:诗人友人。2.高迹难寻:高僧的事迹难以寻觅。3.风月:风花雪月,泛指山水风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他的朋友广钧师而写的。首联写广钧师去世后,北寺僧人将他的生平事迹传给了作者;二、三、四句写广钧师去世后,其故居已空无人烟,坟头野草又长得深了;五、六句写广钧师生前与作者一起赏风看月,如今只能默默坐着看遗留下的偈文了;尾句写西窗下,月光又沉了下去
【注释】 (1)吟槛:吟咏的栏杆,即指栏杆。 (2)平湖烟景闲:形容湖水如烟雾弥漫,景象宁静优美。 (3)无人识高趣:没有人能理解这种高雅的境界。 (4)春禽语:春天里鸟叫声。 (5)夜月还:晚上月光照进窗子。 (6)新编皆雅正:新的编著都十分高雅。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诗僧的诗。诗中通过赞美诗僧的高远情趣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敬意与羡慕之情。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实,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
寄仁侄 庭木西风动,闲轩落叶稠。 梦回霜月晓,信断海山秋。 道性归无念,孤吟已绝愁。 况疏林下约,烟水路悠悠。 注释: 1. 庭木西风动,闲轩落叶稠:庭院中的树木受到西风的吹动,显得有些动摇;闲居的轩窗下,落叶堆积如稠密的树林。 2. 梦回霜月晓,信断海山秋:梦回的时候,是霜月明亮的早晨;书信断了,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3. 道性归无念,孤吟已绝愁:追求道义的人应该回归本性,没有太多杂念
山行 策杖乘闲兴,山深人迹稀。 断桥摧宿雨,高树挂残晖。 岩静云孤起,潭空鸟独飞。 前峰有兰若,吟赏自忘归。 注释: - 山行:在山中行走。 - 策杖:拿着手杖。 - 乘闲兴:带着游玩的兴致。 - 山深人迹稀:山里人很少,所以人迹稀少。 - 断桥摧宿雨:被雨水冲刷过的断桥。 - 高树挂残晖:树上挂着残阳的光芒。 - 岩静云孤起:岩石寂静,云雾孤独升起。 - 潭空鸟独飞:潭水空旷,鸟儿单独飞翔。
这首诗是诗人对清晓师的赠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道胜尘机息,讲馀林叶枯: - “道胜尘机息”意味着修行到了极高的层次,连尘世的杂念都不再存在,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宁静。 - “讲馀林叶枯”描绘了山林间落叶的景象,象征着讲学结束后,一切似乎都归于平静和凋零,但诗人内心的修为并未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深沉。 2. 清名高卧远,黑发苦吟无: - “清名高卧远”指的是诗人因为学问高深而名声远扬
【注释】 亭:凉亭。 幽无俗状:没有世俗的喧嚣和浮华。 清景涤烦襟:清新的景象使人摆脱烦忧。 砌(jian):台阶或台阶下的土地。 压:笼罩。 檐(yán):房屋的倾斜部分。 分:裂。 晚花闲照影:傍晚的花儿悠然地映在水里。 古木冷垂阴:古老的树木静静地垂下树荫。 凭槛(kǎn)不能去:站在栏杆边,依依不舍。 澄(chéng)澄发静吟:心情平静,沉浸在吟诵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景诗
幽栖尘想绝,岩阁倚杉松。 吟思禅中尽,霜髭病后浓。 溪闲澄夜月,山静答秋钟。 寂寞怀高趣,残阳独倚筇。 注释:在深山的石城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岩石阁楼依傍着杉树和松树。我沉浸在诗的吟诵中,仿佛进入了禅的境界,将世俗的烦恼完全抛之脑后。岁月在鬓边留下斑斑白发的痕迹,这些痕迹是我在病痛之中逐渐变浓的。溪水清澈倒映着夜空中的月亮,山林宁静地回应着秋天里传来的钟声。孤独寂寞中我怀念那种高远的志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友人宿山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共依清境宿,话道复论文。 潭月秋深见,山钟夜后闻。 虫声沉古砌,萤影没残云。 会约长栖此,炉香树下焚。 注释: 1. 共依清境宿:一起依偎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休息。 2. 话道复论文:谈论诗文又谈论文。 3. 潭月秋深见:在秋天的夜晚,潭中的月亮显得更加明亮。 4. 山钟夜后闻:在深夜里,山寺里的钟声传来。 5. 虫声沉古砌
【注释】 上方院:在四川成都西门外。 禅扉:禅宗寺庙的门户 绝顶:山顶。 海色映层峦:海上景色映射在层层山峦之上。 刹(shà)影浸寥泬(jié):寺庙的影子倒映在水中显得空阔无物。 渺漫:指遥远而无边。 荒苔:荒芜的苔藓,形容山间小路。 吟罢:诗作完毕之后。 慵(yōng)、迟迟:都是形容悠闲、懒散的样子。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游览成都上方院时的所见所感和心境。前两句写登寺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