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诗句 1. 居止闲相近:描述与邻僧昼上人居住的地方很近,生活节奏悠闲自在。 2. 临流野色分:站在河边,远处的自然景色与自己的住所相映成趣。 3. 深秋山共见:在深秋时节,可以看到山上的景色,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4. 清夜磬交闻:在寂静的夜晚,可以听到寺庙里僧人敲击的磬声。 5. 静榻移明月:将床搬到户外,享受月光的照耀。 6. 疏帘卷暮云:推开窗帘,让傍晚的云彩飘进来。 7. 相于别有趣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翻译和注释: 1. 秋晚客舍寄故山友僧 -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居住在客舍(旅店),给远在山林中的好友僧人写信的情景。 2. 隐几不成寝,何人慰寂寥 - 诗人因为思念故山的朋友而失眠,无法入睡,感到寂寞和孤独。 3. 空阶鸣蟋蟀,寒雨滴芭蕉 - 描述了诗人听到蟋蟀在空荡的台阶上叫唤,以及寒雨落在芭蕉叶上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凄凉
【注释】 1.春晚:春天将尽,傍晚的时候。 2.归禽:归来的鸟。 3.翛然:闲散的样子。 4.清谈:高超的谈吐。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5.幽兴:深长的兴致。 6.丝桐:古乐器,此处代指琴、瑟等乐器。 7.残花:落花。 8.终期:最后希望。 【赏析】 《春晚言怀寄聪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写景抒情见胜,首联写暮春景色;颔联写晚来归禽;颈联抒发情怀,表达对知己好友的怀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的注释是: 淡然尘虑绝,禅外苦风骚。性觉眠云僻,名因背俗高。 水烟蒸纸帐,寒发涩铜刀。几宿秋江寺,闲吟听夜涛。 “淡然尘虑绝”,意即超脱世俗的烦忧,断绝了尘世的烦恼;“禅外苦风骚”,意即在禅理之外却有苦思纷扰,说明作者虽修禅悟道,但仍心系红尘;“性觉眠云僻”
【注释】: 1. 策马将登路:骑马准备上路。 2. 星河曙色分:银河在黎明时分开始出现,把天空分成了两个部分。 3. 残灯照离席:离别的客人用微弱的灯光照亮自己的座位。 4. 来雁咽寒云:归雁鸣声凄切,仿佛在悲鸣。 5. 乡远书难到:家乡遥远,写信很难寄达。 6. 吟狂酒易醺:饮酒作诗,情绪激昂时容易醉倒。 7. 堪嗟经济术:感叹自己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 【赏析】:
注释: 1 欹枕不成梦,寒虫叫壁阴 - 欹:倾斜。 - 不成梦:未能入睡。 - 寒虫:指蟋蟀或寒露中的虫声。 - 叫壁阴:指蟋蟀在壁上鸣叫的声音。 2. 高梧深夜雨,远客故乡心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 深夜雨:深夜下的细雨。 - 故乡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分与浮名背,年将白发侵 - 分:放弃、抛开。 - 浮名:名利、名誉。 - 背:背离。 - 年将白发侵:指随着年龄的增长
寄德聪师 古院稽山下,幽栖厌客寻。 机心禅外尽,诗思病来深。 瓶水寒澌结,杉风晚磬沉。 他时若招隐,香火继东林。 注释: 1. 古院稽山:古寺位于稽山脚下。稽山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指的是稽山脚下的一座古老寺庙或寺院。稽山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 2. 幽栖厌客寻:在这座古老的寺庙中,诗人选择隐居生活
秋日感事 满眼皆相识,论心自不同。 闲门扃夕照,败叶落西风。 往事全成梦,浮生渐觉空。 支颐独无语,四壁响秋虫。 注释: 1. 秋日感事: 秋天的景色和感受,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思考。 2. 满眼皆相识: 虽然四周景象熟悉,但内心的情感却与别人不同。 3. 论心自不同:虽然大家可能对同一事物或情境有相同的感觉,但他们的内心感受是不同的。 4. 闲门扃夕照,败叶落西风:在安静的门前,夕阳斜照
诗句释义与赏析 执手离亭暮,言归思不禁。 - 执手:握手告别。 - 离亭:分别的场所。 - 言归:表示要回家或返回的意思。 - 思不禁:思绪无法控制地涌上心头。 故乡千里外,为客十年心。 - 故乡:自己的家乡。 - 千里外:形容距离非常远。 - 为客:此处指做客他乡。 - 十年心:经过长时间在外面的生活后,内心充满了思乡之情。 帆影寒江静,猿啼雪峤深。 - 帆影:船只在江中留下的影子。
【注】1.广钧师:诗人友人。2.高迹难寻:高僧的事迹难以寻觅。3.风月:风花雪月,泛指山水风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他的朋友广钧师而写的。首联写广钧师去世后,北寺僧人将他的生平事迹传给了作者;二、三、四句写广钧师去世后,其故居已空无人烟,坟头野草又长得深了;五、六句写广钧师生前与作者一起赏风看月,如今只能默默坐着看遗留下的偈文了;尾句写西窗下,月光又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