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江上作 【注释】 往事那堪问:问,指询问。 长江空渺然:长江水流广阔无边。 孤城闭残日:孤城,指山城的城门。 荒陇积寒烟:荒地的坟墓里积满了冷清的烟雾。 沙涨中洲阔:沙洲在江中涨起,显得宽阔。 潮冲古路偏:潮水冲击着古老的道路。 莫疑陵谷事:不要怀疑大地变迁的事理。 即目是桑田:眼前就是一片沧海桑田的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古诗。诗人借写长江景色抒发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注释】 题聪上人林亭:在聪上人的林亭写诗。聪上人是唐代诗人,姓李氏。 四面远尘迹:四周都是遥远而模糊的尘世痕迹。 吟过称野情:吟诵过后觉得有山林之志趣。 阶闲秋果落:台阶上秋天的果实已经落下。 池冷月华生:池塘边月光下生出清凉的感觉。 倚竹蝉声断,开琴鹤梦惊:倚着竹子听着蝉叫,突然醒来,发现梦中听到的是鹤鸣和弹琴的声音。 却来还有约,未可厌逢迎:却又回来,还可能有约定,不能厌烦这种欢迎招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句的内容、手法及情感等,重点考核诗歌的语言和思想情感,注意商定诗句中的意象,分析诗句营造的环境氛围,体会诗歌的情感主旨。此诗前四句写景状物,后四句抒情议论,全诗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在林亭小山游玩的愉快心境。 首联“檐前状奇险,咫尺见清幽”
怀保暹师 高迹知何处,相怀早晚休。 苦吟空对月,闭户更禁秋。 砌隙寒虫切,林稍下叶稠。 音书杳难寄,天阔水悠悠。 注释: 1. 高迹(高远的志向):指诗人崇高的理想或远大的抱负。 2. 相怀:相互思念。 3. 早晚休:何时能停止这样的思念。 4. 苦吟:苦苦地吟咏、写作。 5. 对月:在月光下吟诗作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6. 闭户:闭门不出,形容孤独寂寞。 7. 寒虫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题目所给的注释进行具体的分析。本题注意要理解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进行翻译。本题的翻译为:从林下分别以来,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山上的约定依然存在,可我日夜思念着你。夜深时听到郡中钟声
【注释】 平湖波渺渺:形容湖水广阔,波平如镜。 杳难寻:踪迹难以寻找。 城里无时到:指没有时间在城内闲逛。 云边闭户深:形容隐居生活,闭门不出。 寒灯明古像:形容夜深人静时,一盏寒灯照见古佛。 晚磬出疏林:指傍晚时分,寺庙里敲起晚钟。 寂寞怀高趣:感到孤寂而怀念高尚的志趣。 西轩日易沈:指西面的窗户容易让日光照射进来。 【赏析】 这首诗是寄给省悟师的
【注释】 寄辇下译经:寄居在京都,翻译佛经。译经:翻译佛教经典。正觉大师:梵文音译为“阿罗逻那提”,意译为“觉悟”,是印度古代对佛的尊称,后泛指佛教高僧或佛门领袖人物。水国:泛指远离尘嚣、清幽静谧之地。无归梦:没有归途之梦。帝泽:皇帝恩泽。梵书:即梵文经典,这里指佛教经典。宋语:宋朝的语言。道论:佛教哲学理论。变吴音:改变吴地方言(即今江浙一带方言)的发音。 【译文】 我住在京城里,译经工作繁忙
【注释】: - 寄润侄法师:这是诗人给侄子写的一封信,信中充满了对侄子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 庭木凝秋色:庭院里的树木在秋天的颜色下显得更加深沉,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 依依废苦吟:我在这里反复吟诵着诗句,却始终无法找到满意的答案,心情也变得有些郁闷。 - 来书江上绝: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在江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心中不免感到一阵失落。 - 幽梦雨中深:夜晚
【注释】社客:指僧人。卿相:古时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庐岳:指庐山,位于今安徽省九江市南。远公:即慧远,晋代僧人,隐居庐山,创立东林寺,有《莲社诗》传世。谢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曾登庐山游览,作《入华子冈经始亭》诗。扣松关:《世说新语·言语》:“王右军得人以《秋胡行》,问:‘此是何辞?’答曰:‘未 发。’王便命酌酒。 曰:‘秋胡逢妇。 ’既饮,便诵之。 呼三郎近前,为之指示,语音凄厉,词不艳荡
注释: 留题因师院石楠花 阳和资万木,独此异群花。 映草惊残烧,临窗认晓霞。 色虽因雨减,势不逐风斜。 幸赖栽培力,繁枝斗日华。 译文: 阳光滋养万物,唯独这株石楠与众不同。它的花朵映衬着草地,仿佛被火光惊动,让人感到惊讶。它靠近窗户,仿佛能辨认出清晨的霞光。虽然因为雨水而颜色稍淡,但它的气势并不随着风向倾斜。幸好它得到了精心培育,它的繁茂的枝叶在阳光下与日争夺辉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