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那堪问,长江空渺然。
孤城闭残日,荒陇积寒烟。
沙涨中洲阔,潮冲古路偏。
莫疑陵谷事,即目是桑田。

江上作

【注释】

往事那堪问:问,指询问。

长江空渺然:长江水流广阔无边。

孤城闭残日:孤城,指山城的城门。

荒陇积寒烟:荒地的坟墓里积满了冷清的烟雾。

沙涨中洲阔:沙洲在江中涨起,显得宽阔。

潮冲古路偏:潮水冲击着古老的道路。

莫疑陵谷事:不要怀疑大地变迁的事理。

即目是桑田:眼前就是一片沧海桑田的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古诗。诗人借写长江景色抒发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凝炼而自然,意境开阔,给人以哲理上的启示。

“江上”两句写长江空旷辽阔,无边无际。“空渺然”,形容长江之长;“沧茫”,形容长江之广、浩翰无极。这两句是总揽前文,点出江水的广阔,为后文描写江水与江边的景物作铺垫。

首联“江上”两句,先由“江上”发端,再由“江上”收束,中间两联都是写江边景象。“孤城”、“荒冢”、“荒坟”,这些意象都带有荒凉、衰败的意味,表现出诗人对时世沧桑之感。“沙涨”、“潮冲”等词则描绘了江流不息、物换星移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江边景物的荒凉,又表达了诗人对时事变迁、历史更替的感慨。

三联“沙涨”两句,诗人以江水涨潮为线索,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沙涨”、“潮冲”等词,既写出了江水的动态,又表现出诗人对时事变迁、历史更替的感慨。

末联“莫疑”两句,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对世间事物变幻莫测的认识和感悟。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不必对此感到惊讶或困惑。这种认识和感悟,既是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给人以哲理上的启示。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江水的广阔与人的渺小进行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诗歌更加深入人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