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考生应先从诗句内容、情感及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第一句“昔年江上别”点明送别,交代送别时间与地点。“高迹杳难寻”是说对方远去的行踪难以寻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无限感慨。 第二句“浮世人稀见”写自己远离尘世,很少见到像他这样的人。“青山隐更深”是说他的踪迹已经隐入了青山深处。这两句是写对方远去后自己的孤独感。 第三、四句“琢诗穷有象,体道极无心”写自己虽然精研诗道
江亭晚望 江亭闲写望,秋景正无穷。 鸟没寒云外,帆归暮色中。 淡烟生极浦,败叶坠凉风。 回道闻渔唱,人家隔苇丛。 注释: 1. 江亭:在江边的小亭子。 2. 闲写望:悠闲地写诗来观赏风景。 3. 秋景正无穷:秋天的景色无边无际。 4. 鸟没寒云外:飞鸟消失在寒冷的云层之外。 5. 帆归暮色中:船帆在傍晚的暮色中归去。 6. 淡烟生极浦:淡淡的烟雾出现在远处的江面上。 7. 败叶坠凉风
怀子仁师 寥寥尘迹远,禅外动闲思。 水国人归后,秋轩月白时。 鸣蛩藏坏壁,幽鸟立寒枝。 独坐谁相问,微吟镊病髭。 注释: 1. 寥落的尘世足迹遥远,在禅宗之外产生了闲适的思绪。 2. 水国的人们归来之后,秋天的夜晚月光明亮的时候。 3. 蟋蟀躲在破壁上,鸟儿站立在寒冷的树枝上。 4. 我独自坐着,没有人来询问我,我只能轻轻地吟唱,以缓解我的疾病和胡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
【注释】 伊川:伊水,在今河南洛河。 碧嶂:青山。 岳信:指山神。 丹经:修炼成仙的秘诀。 杖藜:手执拐杖。 南禅:南方佛教禅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郝逸人的赠诗。诗人通过描绘故国山水、伴吟鹤鸟、闲山慵答等意象来表现与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相见的美好期待。全诗以“赠”字为线索,通过写景、叙事、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注释】 赠:赠送 守能:人名,此处作者自指。守能师:即作者的好友。 高卧湖山畔:隐居在湖水边的山边。 尘机:世俗的纷争和诱惑。 度水讲钟寒:在渡口讲经,钟声在寒风中回响。 幽户碧嶂闭:幽静的门户被绿色的山峦所遮蔽。 新书雪夜刊:新书在雪夜里被翻阅。 却应趋竞者,相笑隐林峦:却要面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他们相互嘲笑着隐藏于山林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
【注释】 潮:潮汐。罗刹江:即罗刹海,指南海。 晨昏信不差:无论早晨或晚上潮水来去都准确无误。信:确实,正确。 喧极浦:声音传到最远的海边。 秋势卷平沙:秋天的潮势把平地都卷起。 望立人心险:站在高处眺望大海,心情变得十分惊险。 惊飞鸟影斜:被潮声惊动而飞起的鸟影斜向一边。 争可问:哪里可以询问。 沧海况无涯:茫茫大海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罗刹海(又称南海)上望见的景象
宿山院 一宿无尘境,相留静话长。 秋声归古木,月色满空廊。 岚气侵衣润,溪泉漱齿凉。 终期整瓶锡,来此掩闲房。 注释: - 一宿无尘境:一夜之间,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的世界。 - 相留静话长:彼此留下,静谈许久。 - 秋声归古木:秋天的声音回荡在古老的树木中。 - 月色满空廊:月光映照在空廊上,洒满了整个走廊。 - 岚气侵衣润:山林间的雾气湿润了我的衣服。 - 溪泉漱齿凉
澹然人外趣,万事已无求。 花院春深讲,云山夏满游。 汲泉苔井晓,鸣磬竹窗秋。 别有幽期在,香灯老沃洲。 注释: 1. 澹然人外趣:形容人超脱世俗,心境宁静。 2. 万事已无求:表示对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执着追求。 3. 花院春深讲:在花团锦簇的庭院中,春天里讲解道理或传授知识。 4. 云山夏满游:夏天时游览云雾缭绕的山峰。 5. 汲泉苔井晓:早晨汲取泉水,在长满苔藓的井边洗漱。 6. 鸣磬竹窗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画面。 苔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 “苔”是一种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这句诗描述了苔藓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们给寂静的自然带来生命的活力。苔藓的颜色和形状都十分独特,它们静静地生长着,仿佛在默默地吟唱着自然的声音。 闲阶经雨遍,峭壁度秋深。 “闲阶”指的是空旷的台阶,“经雨”表示经历了雨水的洗礼。这句诗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雨水洒落在台阶上
【注释】: 1. 次韵酬明上人:这是一首酬答诗,应友人的诗而作。酬,答。次韵,指和原唱词相同或相近的韵的诗词。 2. 养病孤山下:指作者在孤独的山脚下疗养身体。 3. 消摇任野情:悠闲自在地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4. 闲门浸寒水:门前的溪水在冬天里变得冰冷,仿佛可以浸透寒冷的空气。 5. 高槛露荒城:高高的栏杆上露水沾湿了荒芜的城池。 6. 砌月移杉影:月光下,月光把杉树的影子投射到台阶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