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病孤山下,消摇任野情。
闲门浸寒水,高槛露荒城。
砌月移杉影,岩泉隐磬声。
唯君许来此,相伴老馀生。

【注释】:

  1. 次韵酬明上人:这是一首酬答诗,应友人的诗而作。酬,答。次韵,指和原唱词相同或相近的韵的诗词。
  2. 养病孤山下:指作者在孤独的山脚下疗养身体。
  3. 消摇任野情:悠闲自在地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4. 闲门浸寒水:门前的溪水在冬天里变得冰冷,仿佛可以浸透寒冷的空气。
  5. 高槛露荒城:高高的栏杆上露水沾湿了荒芜的城池。
  6. 砌月移杉影:月光下,月光把杉树的影子投射到台阶上。
  7. 岩泉隐磬声:山间的泉水声音被岩石所掩盖,听不清。
  8. 唯君许来此:只有你(指诗人)允许我来到这里。
  9. 相伴老馀生:与你共同度过剩余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友人明上人的诗而作的酬答之作。全诗通过对孤山下、荒城外景的描绘,以及通过与朋友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养病孤山下”,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孤山下。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正在疗养身体的事实,更隐含了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无奈。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诗人更加渴望摆脱现状,去追求一种更加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第二句“消摇任野情”,则是诗人对于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这里的“消摇”意味着悠闲自在,“任野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两句“闲门浸寒水”,“高槛露荒城”,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绘。这里的“闲门”、“寒水”、“高槛”、“荒城”等意象,既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又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这些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孤独环境的无奈和孤独,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砌月移杉影”,“岩泉隐磬声”,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砌月”、“杉影”和“岩泉”、“磬声”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也代表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四句诗的描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孤山下、荒城外景的描绘,以及对朋友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