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珙
注释:一颗如来藏里的珍珠,灵光闪耀,粉碎了众人的疑惑。在大千沙界中没有尘土,但这是因为尘劳尚未消除。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如来藏的理解和领悟。诗人认为,如来藏是佛教中的最高智慧和境界,它包含了一切佛法的精髓。诗人通过比喻,将如来藏比作一颗璀璨的珍珠,象征着其纯净和光明。同时,诗人也指出,虽然在大千沙界中没有尘土,但这并不是因为尘劳已被消除,而是因为尘劳尚未被完全清除。因此
弥陀悬鼓相赞 彩云缥缈悬红日,瞻彼慈容大导师。四十八愿丘山重,众生杂念乱如丝。 译文: 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一片彩云在天空中飘渺地悬挂着,仿佛是红色的太阳。那是一个伟大的导师,他的仁慈和智慧照耀着我们。他教导我们要有四十八个愿望,这些愿望就像一座座的山峰一样重重地压在我们心头。众生的杂念就像乱丝一样纠缠不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佛陀深深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注释】 无相庵:即无相庵,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西南的黄龙山。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江西时与友人相聚于无相庵的情景,表现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情态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首句“懒举话头嫌鼻祖”,是说懒得提起佛家话头(佛教禅宗语汇)来谈论佛祖或祖师。因为作者认为佛祖释迦牟尼、文殊菩萨等都是高深莫测的人物,他不愿去探究他们究竟怎样成道的,也不愿去追究谁是谁祖的问题。 次句“烧香那肯礼西方”是说烧了香
注释:曷送住持芝下寺,祖翁一个破砂盆。 寒酸固是难开眼,煮饭犹堪煮菜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契首座在雁山灵峰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精神。首句“曷送住持芝下寺”,表达了他作为住持的身份和地位。第二句“祖翁一个破砂盆”,形象地描绘了他的生活环境,破旧的砂盆象征着他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第三句“寒酸固是难开眼”,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他却能保持乐观的态度,不为困境所困扰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罗公照镜,李婆映水。 鼻孔各别,娘生一般。 会与不会,福州使铁钱。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新罗国里打鼓,大唐殿上作舞。 天上天下人痴痴,七佛传来到六祖。
栽菜根向上,种豆要收谷。 不必生疑讶,今年六十六。
一喝从马师起,临济承虚接响。 病叟本无气力,不能学这般承。
持刀杀人,人心不死。 赤手杀人,人心不死。 伎俩俱尽,人心自死。
黄檗不是临济,争打六十拄杖。 较之七佛已前,都无许多劳攘。 即是吾真种草,何须特地写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