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风骚一脉苦难知 - 关键词解释:风骚,指诗歌的风骨和韵致。 - 注释:这里强调诗歌中表达情感和审美的“风”与“骚”(即《诗经》中的风雅传统)的传统难以被现代人完全理解。 - 赏析:表达了一种对古代诗歌传统的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人们可能忽视这种传统的遗憾。 2. 媲白抽黄世不疑 - 关键词解释:媲(pì),模仿、比拟。白,比喻纯洁无瑕。抽出,引申为提炼精华。黄
杂述 世俗的人心胸闭塞,有见识的人眼光明亮。 罗浮山半夜亮如白日,南极海边的星星闪烁。 观察内心没有别的方法,询问梦境有前人的记载。 夜晚有时比白天更黑暗,身体却依然存在。 各种事物都是心造的,千种神灵都与我共生。 在病中听说蚂蚁打架,悟出的道理很高兴驴鸣。 天因为断了鳌立而断,人和裸虫同时出现。 积累的气息原本没有物,蕴含着生命的总有情。 把破旧的衣服还给杜窖,回到玉山上。 不要怀疑佛教是富贵
杂述 毕方的鹤,只有一只脚;鬼车的鸺鹞,有九个头。 物怪不知谁使,人身又复何求。
杂述 一念重来如祖忍,三生尽见有图澄。 虎虽化女心常在,鹰已为鸠眼可憎。 注释翻译: - 一念重来如祖忍:意思是说,只要心中有所坚持,便能像祖先一样坚强。 - 三生尽见有图澄:意指经过三世轮回,依然能够看到希望和清晰的景象。 - 虎虽化女心常在:虽然变成了女性,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 鹰已为鸠眼可憎:形容一个人即使变成了另一种动物,但其本性仍然让人讨厌。 赏析:
杂述 身无用处法当隐,诗要工时例是穷。 东海校书称钓客,香山学士作渔翁。 注解: - 身无用处法当隐:指人没有用武之地应该隐藏起来,这里指的是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才没有得到施展的空间。 - 诗要工时例是穷:诗歌的创作要求严谨细致,追求极致。 - 东海校书称钓客:东海郡的校书官被比作钓鱼者,意味着他在学术研究中的专注和从容。 - 香山学士作渔翁:香山先生作为学士,被比作渔翁
杂述(宋代·林泳) 俗交毋惜三分话,道眼须看上一层。 太傅莫疑高屐客,都官休厌紫衣僧。 注释 - 俗交:指与世俗之人交往。 - 毋惜:不要可惜。 - 三分话: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话语。 - 道眼:指领悟道理的眼光。 - 上一层:指深入理解或洞察事物的实质。 - 太傅: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此处指尊贵者。 - 莫疑:不要怀疑。 - 高屐客:指穿着昂贵鞋子的人。 - 紫衣僧:指穿着紫色袈裟的僧人。
杂述 号谪仙人太白老,称村夫子少陵诗。 眼花贺监犹差黠,气性杨公却自痴。 注释 号:自称,自号 谪仙人:唐李白自称。 太白:李白的别号之一。 号谪仙人:即太白老人。 称:称赞、称许 村夫子: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题杜少陵野园》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我本秦时人,羁游汉庭月。”“杜陵”,指杜甫;“秦时人”:指杜甫的先祖;“羁游汉庭月”:《后汉书·冯衍传》:“汉庭多故,而子云(杜)之迹孤
注释: 1. 删后纷纷竞长雄:删除了一部分内容,剩下的诗篇都争相展示自己的雄才。 2. 诗家妙处几家同:诗人的巧妙之处各家都有,但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 3. 门前荒草深三尺:诗人家门口前的荒草丛生,已经有三尺深。 4. 老艾当年说国风:诗人在年轻时就谈论过国家大事,被称为“老艾”。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和评论的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诗人们争相展示自己的才华
【注释】 杂述:指议论文章。 嗔怪鬼:责怪恶人。 抚床卫瓘:三国魏时,曹操手下有名士杨修,曾为曹操画《步辇图》,曹操看后大赞其才华。杨修却自恃才高,与曹操意见不合,曹操便用金条赏赐他。杨修收下金条后,又用它买履,曹操问他为何如此,杨修回答:“受之金也。”曹操说“乱吾心”三字。杨修以为这是暗示“一尺、一拳、一脚”,于是将鞋穿在脚上,结果被杀。 宁非醉:难道不是喝醉了? 对策刘蕡:唐宪宗时期
注释: 杂述:随意写下,没有固定体例的诗歌。 恨无短剑乘风去:恨没有一把短剑可以随我一同飞向高空,去追寻那飘渺不定、难以捉摸的白云。 纵有长绳奈日何:纵然有一根长长的绳子,又怎么能与太阳相比呢? 谩说千年归鹤表:白白地说什么,千年之后,归去的鹤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呢? 最怜九代入鸡窠:最令我怜惜的是,九代以后,一只雄鸡才能被人们所喜爱,而我却只能在鸡窝中度过余生。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