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泳
下面是对《扬州杂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雄勇将军赴上流,三千选士一时休。” - 译文:勇敢的将军们前往上游,三千精选的士兵全部停下。 - 注释:雄勇,指英勇。上流,指上游地区或朝廷。三千选士,指精选的士兵。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群勇敢的将军和士兵正在前往上游地区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出征的决心和勇气。 - 诗句:“营中妇女支官料,犹道儿郎在鄂州。” - 译文
【释义】: 建溪道中,三两只渔舟在竹荫下悠然而行,山间的禽鸟相对而鸣,仿佛在欢快地迎接和煦的阳光。小桥下落日余晖映照在宁静的水面上,一树桃花映红了水面。 【译文】: 三两只渔船在竹丛中穿行,山野中的鸟儿相互歌唱着迎接着和煦的阳光。一座小桥下,落日余晖映照在水中,映出了一片红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三两渔舟竹影中”,通过描写渔民的捕鱼场景
吟边 - 醉骑鹤背堕红尘,镜里常羞一幅巾。 【注释】在醉酒后骑马时,常常坠落红尘。镜子中总感到羞愧,因为总是戴着一幅普通的头巾。 - 穷达底论身外事,英雄或是眼前人。 【注释】人生的价值到底在于追求名利地位,还是作为英雄人物活在现实中。 - 岂无散木偏能寿,亦有名花不及春。 【注释】难道没有像散木那样的树木能长寿吗?但有些花朵却不如春天的花朵长久。 - 三万六千长短日
建溪道间 白鹭沙头犊子眠,隔溪茅屋起炊烟。 渔翁半醉斜阳里,𣟴了柴门下钓船。 注释:在建溪道旁的沙洲上,一头小牛正在安静地休息,而隔着溪水的茅屋里,开始升起袅袅炊烟。夕阳下,一位醉意朦胧的渔夫斜靠在门前,他正准备去垂钓。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画面。首联“白鹭沙头犊子眠,隔溪茅屋起炊烟”写出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以白鹭和小牛为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注释】 ①扬州:今属江苏。杂诗:指写景、咏怀、叙事的诗篇。 ②角声:古代军用乐器的一种,以兽角制成。吹:吹奏。月上城头:月亮爬上城头,形容夜深人静,月光皎洁。城头:城墙之上。 ③薄酒:少而淡的酒。千杯:很多酒。不疗愁:不能消除忧愁。 ④杜书记:指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因作《阿房宫赋》得罪唐文宗,贬为黄州刺史。杜牧善作七律,尤长于五律。 ⑤栀灯:即栀子花灯
【注释】 咏尘:即咏史。咏,歌诵;尘,尘埃;史,历史。 野马相吹(xiāo):比喻事物相互吹拂、推动。 海犀(xiòng):海中的犀牛。犀,犀牛角,这里借指大海或海洋。语成空:言其言论空洞。 高埋旗鼓:把战旗和战鼓隐藏起来,不张扬声势。无边黑:意指“无为”。 暗染衣冠日下红:指在黑暗中仍能保持光明。暗染,暗中涂抹;衣冠,代指朝廷或官场上的服饰;日下,犹云“日出”。 濯缨(zhuó yīng)
诗句解析: 1. “矮屋匡床两鬓皤”:“矮屋”形容居住环境简陋,“匡床”指用布或木头搭建的床。“两鬓皤”描绘了诗人年老的形象,两鬓斑白。 2. “逍遥委顺奈吾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世事无谓纷争的超然态度。 3. “三千世界醉乡大”:这里可能比喻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像酒一样让人沉醉。 4. “十二时中静坐多”
【注释】 ①囊山:在福建武夷山。怀坚师:指唐代僧人怀坚,曾住持武夷山。宿囊山,即宿居武夷山。②伏虎岩头:在武夷山九曲溪畔。③袈裟:僧衣。④薜荔:一种蔓生植物。石屋:指山洞。⑤彻夜灯:指彻夜不灭的灯火或灯笼。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宿山中时怀念一位名叫怀坚的僧人而作。怀坚曾居武夷山之怀坚寺,故作者称其为“师”。诗人宿山中之时,仰望伏虎岩上的寺院,想起怀坚与自己同登寺院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白莲的诗,通过对白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泰华仙根不染尘,一枝冷淡种尤真。 注释:泰华仙根,指的是白莲的仙根,即其生长的地方,通常被认为是纯净无暇的地方。一枝冷淡,形容白莲生长在冷寂的环境中,不受世俗的污染和干扰。种尤真,表示白莲的种植是非常真实的,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白莲的生长环境
【注释】 泽国:水边。掩竹扉:闭门不出。知己:知心朋友,指老友。读书动地惊天事:指读书能改变人的命运或影响国家大事。龟堂集:指《唐百家诗选》。乐处龟堂未必知:快乐的地方并不一定是真正懂得的人。 【赏析】 此为一首赠人之作。诗人在友人归隐后,写了这首诗来赠答。诗中以“读老人近诗”为题,实则写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祝愿。首联点明题目,即从友人归隐写起;颔联赞其才高学博;颈联赞美其为人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