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失题 篇章何事等嬉游,尚想挥毫剪烛秋。 从古杀青徒自苦,只今醉墨可能求。 忽传鹭立沙头句,又见鸿归天外州。 襆研去来须猛省,不由自己更谁由。 注释: 1. 篇章何事等嬉游:诗中“篇章”是指书写的文章或诗词作品。“嬉游”则表示轻松愉快的意思。所以整句诗的意思是:为何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无趣的事情,难道只是为了消遣吗? 2. 尚想挥毫剪烛秋:挥毫是书写、绘画的意思,剪烛秋则形容时间在夜晚,月光下
这首诗是苏轼在丙辰元日立春时所作,当时先人守当涂郡,宾客云集,他与王仲至、秦少游等诗人共同作诗。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1. 诗句解析: - "忆昨姑溪岁丙辰":回忆起从前在姑溪度过的丙辰年。 - "老仙元日去班春":指仙人在新年时离去,春天的到来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 "当家句子频催客":家中的客人频频催促出门。 - "省事天公却笑人"
新城罗氏棣华堂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罗氏家族世代和睦、子孙兴盛的美好祝愿。 中和偶向此枝丛,友爱当知吾意同。 十世共居尤盛事,一家三代共春风。 试看华萼相扶处,正在闺门载翕中。 昭谏而来名节伟,更添新记与无穷。 注释:1.中和(和谐)偶尔来到这片树丛之中;2.友爱(和睦)应当知道这是我的心意相同;3.十世共居(家族十代都居住在这里)是特别值得庆贺的事情;4
注释: 横经之暇即吟诗,三载如常匪激随。 横经之暇指闲暇时,即吟诗指写诗。三载指三年,匪激随是说没有受到外界的诱惑。 听雨不知官独冷,看云自与意俱迟。 听雨指听雨声,官独冷是说自己官职清苦。看云自与意俱迟是说自己的心情随着云彩的移动而变化。 翚飞黉宇生新敬,鹄立儒衣动去思。 翚飞指的是鸟类飞翔,黉宇是指学校,这里指学校里充满了新的敬意。鹄立是指像天鹅一样的站立,儒衣指穿着儒服的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名为《和除日闻鹊》。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 门前车马气如云,鹊噪惊猜意甚驯。 - 注释: "门前"指的是作者的住所,"车马气如云"形容门前的车马非常多,如同云雾般聚集。 - 赏析: 这一景象描绘出一幅繁忙、喜庆的景象,显示出节日的气氛。 第二句: 别岁风光从草草,报人消息喜频频。 - 注释: "别岁"指的是告别旧岁的岁月
注释:尺一,指诏书。俄闻有急征,风云奋迅在南溟。就像蜀地的客人怀念笔和墨,没有羡慕鸿都写石经。此事惟须一艮卦,今朝顿见两文星。帻沟娄畔藏书去,人在金坡白玉扃。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好友邓善之赴京为官时的赠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 首句“尺一俄闻有急徵”,以尺一(诏书)引出急徵,暗示了好友即将面临的重任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次句“风云奋迅在南溟”
次韵李千秋中秋 节日和诗情总使人索然无味,我只好用梨和栗来做酒席的菜肴。 可恨的是永夜空荡的酒杯映照出明亮的月亮,记取了我这个衰朽老人因戒酒而断了喝酒的习惯。 十天过去了花的影子还在,两瓶酒便做成了竹根枕头。 分明是破戒为了欣赏佳句,免使儿童嘲笑禁烟。 注释: 1. 节物:指节日里的事物。 2. 索然:没有趣味。 3. 漫将:随便地。 4. 盘筵:指宴会。 5. 怜:爱。 6. 永空:长空
【注释】 和徐容斋正旦:和韵,应和徐容斋的《正旦诗》,是一首和韵诗。容斋:指徐容斋。徐容斋(1279-1364),字元善,号潜庵,吴人,官至翰林院待制。正旦:农历正月初一。 想见新年试笔时:想见你当年在新年里挥笔赋词的情景。 风流应不减丘迟:风流才情应不低于东晋诗人丘迟。丘迟,南朝梁文学家,曾任永嘉太守,与谢灵运同为山水诗人代表。 归来燕子元相识:归巢的燕子原是旧相识,这里比喻友人或故交。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写的,表达了他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七十八春华发老,斡旋文鼎力犹堪。 品题人物多成传,管领溪山尽属衔。 了不安排方是适,本无全缺又何惭。 夸传析国睢阳冠,五字新诗落枕函。 译文: 七十八岁的时候,春天的花已经凋谢了,但我仍然能像当年一样,挥洒自如地写作。我品评人物,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些文章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我管理着许多地方,所有的山川河流都在我的管辖之下
送人赴宜兴教授 催唤沙棠港口船,门前龙象耸初筵。 养亲始愿家良近,事道中年志愈坚。 美俗一新吾礼乐,高贤多羡此山川。 不妨且为坡翁住,却上玉堂陪众仙。 注释: 1. 催唤:催促、召唤。沙棠:即“珊瑚”,一种珍贵的树木名,也用来比喻珍贵之物。港口船:指送行的船只。 2. 门前龙象耸初筵:形容门前的装饰和仪式十分壮观。龙象:这里指龙和象,通常用来象征尊贵和庄严。初筵:初次举行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