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选
【注释】中散:晋朝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不偶世:不得志于当时。餐霞:餐食山中之气以成仙。验默:言谈玄理而内心默悟。吐论:指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知凝神:言其言论有神妙之致。《后汉书·逸民传》载嵇康曾作《琴赋》《养生论》《太师箴》等文。鸾翮:凤凰的翅膀。有时锵:比喻才能出世而遭逢时运不佳。龙性:喻指嵇康刚直不阿的性格。 【赏析】此诗为咏史之作。诗人借咏古人,抒发感慨
五君咏阮咸 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 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 郭奕巳心醉,山公非虚觏。 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注释: - 仲容青云器:指的是阮咸的才华如同青云般出众。 - 实禀生民秀:真正的天赋和才能都是来自普通人。 - 达音何用深:对于音乐的理解并不需要过于深入。 - 识微在金奏:能够洞察事物细微之处在于对细节的观察和了解。 - 郭奕巳心醉:郭奕已经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 山公非虚觏
【注释】: 是日泛舟归湖滨:这一天,作者泛舟回到湖边。 至夜雪大作:到了晚上,大雪纷飞。 旦起:早晨起来。 赋五言古体一首:写了一首五言古体诗。 万木同一变:万木都发生了改变。 饥鸦觉余起:饥饿的乌鸦察觉到我醒了。 观览立须俨:观赏时站立得要端正。 遥山琼成积,平田玉如碾:远处的山被白雪覆盖像堆积的玉石一样,平坦的田野也像压碎的白玉一般。 老夫醒眼看:我这个老头清醒地看。 树树何其灿
诗句原文: 胸中得酒出孱颜, 木叶森森岁暮残。 落墨不随岚气暝, 几重山色几重澜。 注释: - 《题金碧山水卷四首》(其四)出自元代诗人钱选的古诗作品集《题金碧山水卷》,此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 “胸中得酒出孱颜”一句,形容作者饮酒后心情愉悦,仿佛脱俗而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这里的“孱颜”指的是憔悴的面容,反映了诗人在饮酒后的放松和自在。 -
一冬飞雪又将春,能报年丰不救贫。 我亦曾闻散花手,不知天女意何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重生。首句“一冬飞雪又将春”通过“飞雪”和“春”的对比,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美,而这种美并不改变社会的苦难,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第二句“能报年丰不救贫”,表达了虽然丰收但贫困依然存在的矛盾情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矛盾的关注和思考
《七言绝句三首》 眼前触物动成冰,冻笔频枯字不成。 独坐火炉煨酒吃,细听扑簌打窗声。 【注释】: 眼前触物动成冰:眼前触物,指诗人看到窗外的景物,触物生情。动成冰,比喻景物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他感到寒冷。 冻笔频枯字不成:冻笔,形容笔被冻住了。频频,表示多次、反复。枯,意思是干枯。字面意思是指诗人的笔因为寒冷而变得干燥、不灵活,无法书写。 独坐火炉煨酒吃:独坐,形容孤独地坐着。火炉
注释: 山色在朦胧的天空下显得空灵而美丽,仿佛翠绿的江水都要流出来。长江的水清澈透明,宛如秋天的一天。茅屋坐落在落日余晖和寒烟之外,久立在行人等待渡船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描绘秋日的景色时,所创作的一幅画作。诗中的“山”指的是山峦,“空蒙翠欲流”则是形容山色在朦胧的天空下显得空灵而美丽,仿佛翠绿的江水都要流出来。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色比喻为流动的江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山色的美
题桃源图 始信桃源隔几秦,后来无复问津人。 武陵不是花开晚,流到人间却暮春。 【注释】 1.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居住地。 2. 几秦:几个朝代。 3. 武陵:地名,此处指桃花源中的武陵人。 4. 无复问津人:不再有人询问或寻找这个地方。 5. 花开晚:比喻时间已晚,错过了时机。 6. 暮春:春天的末尾,这里用来象征晚年或衰败。 【译文】 开始才相信那个桃花源隔了几个朝代的距离
注释与赏析: 1. 殿阁森森气自清,不知人世有蓬瀛。 - 宫殿建筑高大雄伟,气势非凡,显得格外肃穆和清静。"蓬瀛"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宫殿的神圣和庄严。"不知人世有蓬瀛"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烟火的淡漠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2. 日长无事宫中乐,闲与诸姬伴戏婴。 -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宫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于是便有了闲暇的时光。在这里"无事"指的是闲暇,没有繁忙的工作或责任
雪晴知宫周济川和余杯字韵诗作此奉酬 乱山积雪郁崔嵬,对景惭无倡和才。 晴日旧曾梅下饮,好怀今为竹林开。 仙人千劫能居此,俗客三生始一来。 未许扁舟落我手,明朝相约共传杯。 注释: 1. 乱山积雪郁崔嵬(cùn):形容群山重叠,雪覆盖得茂密、高大。崔嵬,高耸的样子。 2. 对景惭无倡和才(chàng hé cái):面对美景却觉得自己没有才华与之相配,惭愧地表示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吟咏作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