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易
诗句释义 1 并马春风陌,高歌夜雨床:在春风中骑马并行,夜晚则坐在床边高歌。这里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和朋友相聚的画面,春风、高歌、陌路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2. 遨游前梦失,漂泊此身忙:表示过去的梦想已经失去,现在只能忙碌地四处奔波。这里的“前梦失”和“漂泊此身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3. 绿酒西湖色,冰肌六月凉:用西湖的水来酿酒,品尝着清凉如冰的感觉
重阳节那天在客中饮酒,湖上细雨纷纷,愁绪如尘土一般。 翠绿山岚仿佛沾着白色的麈尾,清爽湿润逼人,像纶巾一样。 他日看浓妆的女子们,今朝效颦装浅笑的我。 于是我领悟到山水之趣,但有志难伸,却苦留人。 注释: 1. 湖上冥冥雨:指湖上的雨,冥冥表示雨密且大。 2. 和愁细似尘:与忧愁相比,细如尘土般微不足道。 3. 翠岚沾玉麈:形容山岚如翠绿色,好像沾了白毛的麈尾(古代的一种手把,用于拂尘)。 4
重午客中三首 令节殊方客,虚楼暮雨时。 何心吟铸镜,予发欲成丝。 昌歜谁浮玉,芳醪且满卮。 今朝羁旅思,更用独醒为。 即端午节。令节殊方客,指我在端午节时节身处异地,作为远方的客人。虚楼,空荡荡的楼台。暮雨时,傍晚下雨之时。何心吟铸镜,我无心去吟咏《铸镜篇》。何心,无心。吟铸镜,咏诵《铸镜篇》的意思。予(yú)发,我的秀发。予发欲成丝,形容我的头发长得很快,快要长成了细丝。昌歜(chòu)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杭州道中书怀四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白雾笼舟楫,青山失画图:白雾笼罩着船只和江河中的船桨,使得原本清晰的青山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画作所取代。 - 往来迷咫尺,收敛忽斯须:由于雾气的弥漫,人们的视线变得模糊,难以看清眼前的景物,仿佛咫尺之间的距离突然变得遥远起来。 - 野旷连飞鹘,江清映浴凫:荒野辽阔,远处的飞鸟(可能是野鸭)在天际自由翱翔
堤柳欹招缆,汀花笑入舟。 高歌凫鹄起,阔视水云流。 牢落江淹恨,飘零庾信愁。 都将付尊酒,短发得禁秋。 注释:堤岸旁的柳树倾斜着伸出枝条招揽着缆绳;小洲上的花儿开得灿烂,仿佛在笑着进入我乘坐的船里。放声高歌,好像大雁一样展翅飞翔;放眼远眺,水面上云雾缭绕,水波荡漾。心中充满了失落和忧愁,仿佛是江淹笔下那种无法排解的孤独感;像庾信一样,四处漂泊,心中满是无尽的愁绪。最后把这种感慨都寄托于酒杯之中
忧患看飘瓦,浮沉任转蓬。 译文:看着瓦片在风雨中飘摇不定,就像漂浮不定的蓬草随波逐流,随时都可能被风吹到岸边。 注释:飘瓦——指风中的瓦片,形容瓦片随风飘荡,无法固定。 赏析:这句话通过描绘风雨中的瓦片和浮萍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测的感慨。 忧患看飘瓦,浮沉任转蓬。 译文:题诗霜叶赤,对酒烛花红。 注释:题诗——指在寒冷的霜叶上题诗留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
重阳节客居异乡,三首诗作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1. 往恨湘累远,他乡楚俗同。 注释:我深深怀念着遥远的家乡湘水之滨,那里的风俗和习俗与我所在的楚地一样。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湘水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楚地风俗的认同和欣赏。 2. 流传存吊祭,汩没见英雄。 注释: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无尽的思念,但那些真正的英雄人物却往往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赏析
涉世恒多故,谋身转益迂。 马周聊逆旅,阮籍岂穷途。 鹭宿依船尾,枫雕落酒壶。 远行憀慄意,对此不能无。 注释: 1. 涉世:指经历世事。 2. 谋身:考虑自己的利益或前途。 3. 马周:唐朝人,曾任宰相。 4. 阮籍:魏晋时期名士,以放荡不羁著称。 5. 鹭宿:鹭鸟栖息的地方,常用来象征安静的生活环境。 6. 枫雕:用枫树的纹理雕刻而成的东西,如笔筒等。 7. 远行憀慄意
燕忙莺寂。 惊千林稚绿,半湾新碧。 试送目、官柳河桥,便携酒饯春,去应无迹。 岸曲残英,尚勾引、行舟攀摘。 茶笋香顿冷,瘦愁易感,旧游难觅。 天开画图绣壁。 看岚光似染,云翠疑滴。 带暝色、飞入清吟,为小驻兰桡,快寻芳屐。 细蹑苔阶,怕踏碎、白云狼藉。 恨萧萧、暮烟细雨,又还送客
朱唇初注樱桃小。逞娇搀占东风早。 似妒腊前梅。百花头上开。 绛云生夜暖。卯酒醒时晚。 最怕泪阑干。何须带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