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
【注】 越欧:指越地(今浙江)和欧阳(今陕西)。百炼时:百炼,即百炼钢,比喻经过多次锤炼。欧阳,地名。卞三泣地:《晋书·阮籍传》载:“阮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则辱之,见所敬者道合者则悦之。”又《世说新语·容止》:“阮步兵啸,闻数百步。”“三泣地”即指此。二宝:双剑和美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足以备员数国相。’” 白虹、紫气:均为祥瑞之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道州月夜的所思所感。 第一句“别馆月,犁牛冰河金山雪”,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站在别馆的窗前,看到外面一片雪白,仿佛连犁牛都被冻住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叹。 第二句“道州月,霜树子规啼是血”,描述了道州的月色如血,诗人看到霜树和子规都在啼叫,仿佛鲜血般鲜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州月色的赞美和感叹。 第三句“壮心感此孤剑鸣,沈火在灰殊未灭”
冬夜即事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注释:百种忧愁堆积在心头,起来又躺下去,漫长的夜晚让人无法忍受。 风吹下雪片像花瓣一样纷纷飘落,月亮照耀着冰面就像镜子破裂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生动地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孤独感。首句“百忧攒心起复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注释】 道州城北的楼观着李花,夜看疑是关山月,晓看像沙场上的雪。曾到西域,见过异域风光,所以对这花特别有感情。但想到自己孤零无依,欲说还休,不禁自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道州任刺史时所作,作于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时诗人四十岁。诗中通过“花”这一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怀。 首句写诗人观赏道州城北楼观李花的情景。“夜疑关山月”,意思是:夜间观赏李花时觉得它好像关山的月亮一样明丽动人
译文 《道州观野火》一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这首诗通过对道州野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这句诗描绘了道州野外火势浩大的景象,南风助燃,火焰熊熊燃烧,将楚地的水面都映成了红色。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这里通过对比白天和夜晚、阴天和晴天的景色,进一步突出了火势的猛烈和壮观。 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
病肺不饮酒,伤心不看花。 惟惊望乡处,犹自隔长沙。 注释: 1. 诗的首句“病肺”,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同时也表达了他因为肺部疾病而无法享受酒的乐趣和美景的愉悦。 2. “伤心”二字,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可能是因为看到春花而不能欣赏,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 3. “望乡处”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但这种思念却被距离和环境所困扰,使他只能遥望而不能靠近。 4.
偶然作二首 其一 栖栖复汲汲,忽然年四十。 今朝满衣泪,不是伤春泣。 注释翻译: 偶然作二首 其一: 我忙碌又焦虑,忽然发现已经四十岁了。 今日满身的泪水,并非因为悲伤哭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忙碌而又焦虑的生活状态,以及突然意识到已至不惑之年的情感体验。开头两句“栖栖复汲汲”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忙碌与焦虑,而“忽觉年四十”则是对现实年龄的直接感慨。接下来,“今朝满衣泪
注释与翻译如下: 偶然作二首 其二 中夜兀然坐,无言空涕洟。 丈夫志气事,儿女安得知。 译文: 中夜时分我独自坐着,心中默默无语只能流泪和叹息; 作为男子汉应该胸怀大志,而子女却无法理解父亲的苦心。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时所作,通过描写他深夜独坐的情景来表达他的孤独、无奈和对子女的深深期望。"中夜兀然坐"描述了他在深夜里独自坐着的情景,这种孤独的感觉让诗人感到非常难过和无助
蕃中答退浑词二首 其二 退浑儿,退浑儿,冰消青海草如丝。 明堂天子朝万国,神岛龙驹将与谁。 注释: - 退浑儿,退浑儿,冰消青海草如丝 - 这是对退浑人的称呼,表达了对退浑人遭遇的同情和关注。 - 明堂天子朝万国 - 描述了吐蕃统治者在朝廷上展示其威严和权力的场景。 - 神岛龙驹将与谁 - 表达了诗人对退浑人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吕温为了安慰退浑人而写的
碧水何逶迤,东风吹沙草 烟波千万曲,不辨嵩阳道。 注释: 碧水何逶迤:碧水多么曲折蜿蜒,向东吹来阵阵沙土。 东风吹沙草:春风在吹拂着沙土,让沙草摇曳生姿。 烟波千万曲:烟波浩渺,曲折万千,难以辨识方向。 不辨嵩阳道: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分辨出正确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温的作品《衡州早春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早春时节,衡州地区的美景和自然风貌。碧水蜿蜒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