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端禀
醉眠亭 吏部瓮闲眠,先生窗下卧。夜偷绿醑饮,昼喜清风过。 人为清风快于酒,摆落烦襟洗尘垢。吾知醉寝胜闲睡,可以寄天真兮忘世累。 沟渎超江汉,幕席视天地。蝴蝶不知缘变化,黄粱未熟虚营利。 从来闲处得闲乐,何者功成与名遂。陇西夫子称世贤,世家自是酒中仙。 作亭占得松陵地,东坡名之为醉眠。醉复眠兮眠复醉,颐养邹轲浩然气。 贤人为浊圣人清,昏昏梦寐都忘形。花影满身犹未觉,竹风吹面不知醒。 忆昔乐天贪醉吟
翠微亭 晓风吹落秋泉声,夜雨洗出秋山色。 上有楼台深翠微,可惜丹青图不得。 赏析: 《翠微亭》是宋代著名文人晁端禀的一首咏景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翠微亭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叹。首句“晓风吹落秋泉声”以清晨的风为引子,描绘了秋雨过后,亭子四周泉水潺潺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夜雨洗出秋山色”则转换场景至夜幕下的雨景
【注释】 琅邪山:在今山东临沂市北。 连云:形容山色青翠,连绵不绝。 参差:长短不一,形容树木的排列疏密有致。 万竿竹:指竹林中竹子很多,形容竹叶茂盛、郁郁葱葱。 烂熳:烂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七言绝句,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琅琊山秀丽的景色。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诗的第一句“琅邪山色连云绿”,描绘了琅琊山的绿色山色与蓝天相连的景象
注释:无心亭,一个位于远离城市喧嚣、云雾缭绕的山水之间的亭子。 1. 地与市朝远:这里的“地”指的是无心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市朝”则指繁忙的市区和喧嚣的街道。 2. 云藏山水深:云雾弥漫在山水之间,使山水显得更加深邃、神秘。 3. 长令有心者,到此自无心:这句诗表达了无心亭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赏析:无心亭位于远离城市喧嚣、云雾缭绕的山水之间
【注释】 物外:超脱世俗之外。羲皇:指伏羲、神农等古代帝王。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林泉之中,悠然自得,与世隔绝的清高生活和对古代贤人逸士的向往之情。 后两句抒情。首句“物外林泉静”,以静衬动,以静反衬出人的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来;“闲中日月长”写闲适之极,时间过得特别慢,这表现了诗人闲情逸志的心境;最后一句“清风飒然至,可以傲羲皇”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琅邪山色连云绿,烟树参差裹岩谷。 幽香烂熳四时花,翠影交加万竿竹。
晁端炳是北宋晚期的著名作家、诗人,字叔用,一字用道,世称“具茨先生”。 晁端炳与兄晁载之均受知于著名诗人陈师道,并与吕本中为友。吕本中将之列入《江西诗派图》二十五人之一,并评其诗“独专学杜诗”。他的作品体现了对杜甫诗歌风格的深入理解与学习。晁端炳在诗词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作品收录了5首古诗词,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晁端炳是北宋晚期的著名作家、诗人,字叔用,一字用道,世称“具茨先生”。 晁端炳与兄晁载之均受知于著名诗人陈师道,并与吕本中为友。吕本中将之列入《江西诗派图》二十五人之一,并评其诗“独专学杜诗”。他的作品体现了对杜甫诗歌风格的深入理解与学习。晁端炳在诗词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作品收录了5首古诗词,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