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佳允
【注释】 秋兴:即《秋兴赋》。《文选》卷四十四载有宋玉《九辩》,其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李善注:“《离骚》: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章句》:“萧索,萧条也。”萧瑟,形容风声凄厉。草木摇落,指草木凋零。此句写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景象。集古:指集前人诗词歌赋。《文心雕龙·事类》云:“观夫天文之炳灼,帝王之得失,沿革之事,可参考者多矣
释义: 野树苍苍,烟雾缭绕中显得孤独,人闲心静,月光皎洁。 山间空旷,松子纷纷落下,淅沥的秋风穿过树林,吹过山谷,带来阵阵秋意。 译文: 野树苍苍,烟雾缭绕中显得孤独,人闲心静,月光皎洁。 山间空旷,松子纷纷落下,淅沥的秋风穿过树林,吹过山谷,带来阵阵秋意。 注释: 1. 野树苍烟断 - 描述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野树在烟霭中显得苍茫而孤独。 2. 人闲月影清 -
注释: 寂寞书斋里,萧萧送雁群。 弹琴复长啸,情发为知音。 译文: 在寂静的书房里,一群大雁正在飞翔。 我弹着琴,又发出长长的哀鸣,我的悲情被知音所理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诗人在寂静的书房中,看着一群大雁飞翔,不禁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寞。他弹着琴,又发出长长的哀鸣,似乎在诉说他的悲情和无奈。他的情感被知音所理解,这是一种深深的满足和喜悦。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
注释:秋日的云彩低垂天际,床前明亮的月光洒下。 无法化为一只白鹭,只能孤独地站着。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思念友人的情感。通过对比“秋云薄”和“明月光”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由一化羽,回立白苍苍”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无法与友人团聚的无奈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句释义: 1. 宝婺流晖灿晓烟,笙箫吹彻艳阳天: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宝婺"是指天上的月亮(婺星,即天鹅星),这里用来形容月亮光辉灿烂;"流晖"则形容其光芒四射,如同晨雾中的阳光一般明亮。"笙箫"是一种古代乐器,此处用以渲染气氛之雅致和欢快。"艳阳天"则指明媚的太阳天,暗示了一种温暖而明媚的气氛。整句诗表达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欢乐的场景。 2. 帝城佳气貂蝉里,王母春风玳瑁筵
秋色正潇洒,高斋闻雁来。 我心渺无际,随意坐莓苔。 注释: 1. 秋色正潇洒:秋天的景色清新、明净。潇洒,指清新、明净的样子。 2. 高斋:高处的书房。 3. 我心渺无际:我的心像无边的水面一样广阔,没有界限。 4. 随意坐莓苔:随心所欲地坐在莓苔上休息。莓苔是一种生长在潮湿地面上的草本植物,叶子长在茎上,颜色深绿或灰绿色,常被用作观赏植物。 赏析:
【注释】1.秋兴集古:秋天的忧愁。2.明月:明亮的月亮。3.高秋:深秋。4.迥(jiǒng):远。5.徘徊:徜徉,漫步。6.只自知:只能自我感受。7.凉风:清凉的风。8.夜雨:夜晚的细雨。9.摇荡:摇曳、晃动。10.菊花期:指秋天的菊花开放时节。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在江西任所时。首句“明月”即点明时间是月明之夜;二句写自己独自漫步徘徊于庭中庭院,无人相伴,唯有明月相伴,所以感到只有自己知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首抒情诗,写访友不遇的心情。首二句写自己到访友人却未得见的缘由;第三四句写自己终于见到朋友后,却因过于兴奋而忘了回家的路。 【答案】 译文: 市廛中人声喧闹,我厌倦了这喧嚣的生活,于是来到这幽静的僻处,但水流潺潺,半掩着门户,久立之后,竟然忘记了归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时写的。当时他已任监察御史。诗中写了诗人访友不遇的心情
注释:屋子近处,却分不清是水还是山。人远离了,就像隔开了一座山。院子里长满了青苔和蔓草,谁还能去敲那柴门呢?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室迩宁分水”,意味着尽管家人就在身边,却如同隔了一段距离,让人感到疏远。次句“人遐似隔山”,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使人更加感受到与亲人之间的距离之远。第三句“苍苔馀蔓草”,描绘了院子里的景致,苍苔和蔓草的存在
秋江晚唱 江头欸乃声,惊散寒云影。 渔竿挂夕阳,月照芙蓉冷。 释义:江面上传来阵阵歌声,打破了寒冷的云层;傍晚时分,我收起了渔具,站在江边欣赏着落日余晖中的荷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江景色图。首句“江头欸乃声”描绘了江面上传来阵阵歌声的场景,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悠扬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接下来,诗人又用“惊散寒云影”来描绘歌声对寒云的影响,使原本阴沉的天空也变得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