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隆
观杨仪部画兰因寄钱笺兰法千年郑所南,文章风节照湘潭。 只今弟子侯芭在,且向毫端试一参。 注释:观察杨仪部的画兰花(兰法千年郑所南),其文章和风骨气节可以与湘潭人相比。现在的弟子侯芭还在,我们不妨试着用笔在纸端写上这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观杨仪部画兰而作的。杨仪部是南宋画家,擅长画兰花。郑所南是宋代诗人,他以画兰闻名于世,他的诗中多有咏兰之作,如《寒菊》、《兰亭》等
【注释】 1.杂咏:指诗中有杂言,即不押韵。 2.多情去复来:流水因喜爱琴台而多次往返。 3.绕篱穿槛:绕过篱笆和门槛,形容水流之畅快。 4.到琴台:流向琴台水边。 5.垂竿:放下鱼竿等待鱼上钩。 6.万朵莲花掌上开:形容水面荷花盛开,美不胜收。 7.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以“流水”为线索贯穿全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两句描写流水从篱笆、门槛流过,最后流入琴台
莲花一朵佛中央 莲花,即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佛教象征。佛,即释迦文佛,是佛教创始人。莲花在佛教中有着崇高的圣洁地位,常常被用来比喻佛教徒的纯洁和高尚。佛中央,意味着佛就在这朵莲花之中,象征着佛的存在无处不在。 念遍弥陀在上方 弥陀,又称阿弥陀佛,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菩萨之一。他以无尽的慈悲和智慧,引导众生向善。在佛教中,弥陀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佛像上,代表着佛法的普照。此处,“念”表示念佛、诵经
杂咏 何处莺啼隔落花,声声吹送玉人家。 君身可有双飞翼,不到红楼却自嗟。 注释: 1. 杂咏:指多方面、多角度的诗歌创作。 2. 何处?:哪里? 3. 莺啼:黄莺鸣叫。 4. 隔:隔着。 5. 落花:落下的花瓣。 6. 声声吹送:不停地吹送。 7. 玉人家:像白玉一样清丽的人家。形容女子美丽如玉。 8. 君身:你的身体。 9. 可有:是否? 10. 双飞翼:两翅相并飞翔。 11. 红楼
【注释】 杂咏:即“闺怨”诗。杂咏就是男女情歌的混杂之作。 日色微红别翠裙:太阳微红,映着女子翠绿色的裙子。 月光才上又逢君:月亮刚刚出来,你却又来了。 交甫:《诗经·卫风·淇奥》中有“交甫佩玉”句,后因以“交甫”代指男子所佩戴的玉佩。 襄王:《史记·楚世家》载,春秋时,宋元公有宠臣申无宇。申无宇死后,其妻独居,夜梦与丈夫相遇于襄王之宫,遂生一子,名游。后生子为襄王之子,襄王知其非也
注释: 接木移花本有师,花开木长更知谁。 春风却自无情种,就是春风亦不知。 译文: 树木嫁接花草本有师,花开木长是谁之过。 春风却自无情地播下种子,即使是春风也不知道。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树木嫁接花草本有师傅指导,可是花开之后却是自己成长,这到底是谁的责任?春风也自作主张,无情地播下种子,即使是春风也不知道。 诗人以树木嫁接为比喻,指出了人世间的许多事情都是由人为的因素所决定的
注释: 1. 镜里仙娥:镜子里的仙女。2. 天上妆:指仙女在天上化妆。3. 吹箫不肯骂鸾皇:指仙女不理睬权贵,不愿意为权贵吹箫。4. 自身本是莲花骨:指的是仙女自身就是莲花般的纯净和高尚。5. 开合金池四色光:指莲花在金盆中生长,发出四色光芒,象征仙女的高洁品质和美好形象。6.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仙女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仙女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世界的淡泊和超脱
石榴初发一枝红,楼角摇香落晚风。 注释:石榴树上新长的枝头绽放着红色的花朵,楼角飘来阵阵香气,随风轻轻吹过。 女伴临池看新月,却传春在半天中。 注释:我的朋友们来到池塘边欣赏新月的美景,然而她们却说春天就藏在这半天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石榴树上新发的一枝红色的花朵,以及楼角的香气和夜晚的新月,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春在半天中”这个典故
【注释】莫愁湖: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北岸。教坊:唐代宫廷中音乐歌舞机关,专供皇帝和皇后的娱乐之用。草:这里指柳条。九曲明珠:比喻美女。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莫愁湖上柳条初长,楼前草色迷蒙的景象。后两句是说:美人如明珠般美丽,可惜她被相思之情缠住,无法穿针引线,缝制出一件能表达心意的衣服,让情人能够感受到她的深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将相思之情与绣花
【注释】 题:为画或诗题写。墨牡丹:指画上或诗中的牡丹。幽人:隐居不仕的人。碾:捣碎。清艳:鲜艳美丽。疏疏:稀疏的样子,形容牡丹花的花朵稀疏。几笔:几行字。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墨画牡丹图。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名花盛开的图画。在这幅图中,洛阳城东一片牡丹花海,名花盛开,香气四溢。诗人以幽人的闲情逸致,巧妙地将牡丹的艳丽与幽人的闲适融为一体。诗中“碾墨传清艳”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