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隆
荷塘簇簇白藤花,冈尾冈头十万家。 见说横江人不渡,峭帆风紧桂洲斜。 注释:在荷塘中,白藤花簇拥着盛开,在山丘的尽头和山脚,有上万家人家。听说在长江边有些人不愿意过河来到这里,但是在风急船摇的时候,船只仍然会斜错过桂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诗中的“见说横江人不渡”一句
即事闲题 秋日的沙塘风景优美,红莲盛开,倚剑峰头,尽享宁静。 下巷骑马,骑牛归来,上巷水边沽酒,过山边。 注释: 1. 秋日的沙塘风景优美:描绘了沙塘秋天的美丽景色。 2. 红莲盛开:形容莲花的颜色是鲜红色。 3. 倚剑峰头:形容人物依靠在山峰的一侧休息。 4. 尽享宁静:表达了人物在这个环境中感到的宁静和舒适。 5. 下巷骑马,骑牛归来:描述了人物在巷子中骑马和骑牛的场景。 6. 上巷水边沽酒
【注解】 观杨仪部画兰因寄钱□□(钱韦,字元吉,吴郡人,宋理宗时进士。) 金台十五六年前,曾上宣和御墨筵(宣和御,即北宋徽宗皇帝赵佶的御笔。金台,指汴京)。 今日相逢品兰谱,羡君湘水谪神仙(《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以“品兰谱”为题,是借鉴赏杨仪部的画作来写自己对这位画家的仰慕之情。
【注释】1.杨仪部:杨公麟,字仪部,元代画家。2.所南兰:作者自号“墨竹道人”。3.逐时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4.怪石瑶芝总休论:怪石、灵芝都是难于捉摸的珍贵之物,都不必讨论。5.芳洁:芬芳洁净,这里指花的芳香和纯洁。6.才存芳洁是花身:只有保持了芬芳洁净才是真正的花。 【赏析】这首诗写于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后。诗题一作《观杨公麟画兰》
【诗句注释】 “观杨仪部画兰”句:杨仪,即宋代画家杨补之,字无咎。仪部,是杨补之所居之地,这里借指杨仪。杨仪部画的兰花非常逼真,故有“妙手回春”的美誉。 “因寄钱□□”句:因为钱郎(钱惟演)已经离去,所以国香残了,万里同心半字难写。这里以兰花比喻自己的感情,因为对方已离开,所以只剩下残香,而想传达的相思之情却难以表达。 “惆怅对君湘浦客”句
杂咏 天上星辰海上山,梅花一点雪中间。却教明月知踪迹,勾引王乔独往还。 注释:在广阔的天空中,星辰点点如海上的山峰,而梅花的花瓣如同雪花般洒落其中。月亮知晓这些星星的下落,仿佛是它们的朋友或伙伴,总是能引导王乔前往那片神秘之地。 赏析: 诗人以“天上星辰海上山,梅花一点雪中间”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夜空画卷。星辰如同大海中的岛屿,而梅花则像飘落在海面上的雪花,两者相互映衬
这首诗是观杨仪部画兰而寄钱公的诗。杨仪部即杨维桢,号铁崖,元末明初浙江金华人,以诗名闻天下。他擅长写兰竹梅菊等花卉,其画亦多有名于世。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是描写画兰,后两句是题赠。 "杨子风流继昔贤",这句是赞美杨维桢。"风流"一词,历来被用来形容人的风度、才华等。这里是指杨维桢的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继昔贤"则是指他的才华与历史上的圣贤相媲美。 "兰心开处笔能传",这句是说杨维桢画画的时候
诗词名句“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出自明代诗人伍瑞隆的《杂咏·懊恼巫山十二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 “懊恼巫山十二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巫山十二峰的深深留恋和不满。这里的“懊恼”一词,传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 “高唐欲赋未从容”
观杨仪部画兰因寄钱□□ 注释:观看杨仪部的画兰,因此写诗寄给钱□□。 译文:观赏并欣赏杨仪部绘制的兰花画作,因此写下这首诗寄给钱□□。 斯道难言自古来,野孤禅并斗筲才。 注释:谈论这个艺术之道,自古以来都难以表达清楚,就像荒野孤独和禅静一样,没有与世俗争斗的才华。 译文:谈论这个艺术之道,自古以来都难以表达清楚,就像荒野孤独和禅静一样,没有与世俗争斗的才华。 从今兰谱开三日,赖汝登坛扫劫灰。
【注释】 黄粱:黄色的米,古代用以比喻虚幻之事。即事:眼前之事、当前之景。即:接近;触目。闲题:闲暇时写的诗文或书画等。 龙眼:常绿乔木,果实可食,皮肉可入药。 长洲: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 西河:在今江苏苏州城西,有运河流过。 落花红:落花满地,颜色鲜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江南名胜苏州后,即景而作的七绝。前两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后两句抒情。诗人以“即事”为题,抒发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