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
【注释】: (1)李王二子:指作者的朋友李公度和李公麟。 (2)虞山:在句曲山南,一名虞水山,又名句曲山。因山上有舜祠,故名。 (3)四绝句:即四首绝句。 (4)青空:天空,天空的颜色是青色的。 (5)米南宫:指北宋诗人米芾。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李公度、李公麟同游金陵期间。诗中描写了金陵壮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芙蓉叠壁错奇锦”,以“芙蓉”为喻
《戏简补之与之》赏析 诗中王宠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与理解,以及两人友情的深厚。“伏枕闻君乐事偏”,他躺在床上听到友人的欢乐之事,内心充满了羡慕和欢喜。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欣赏上,而是深入到了朋友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观察发现朋友的生活并非总是如意,“钿蝉金雁总堪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友人生活中的喜悦和哀愁,也表现了他对友人处境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人没有停留在感叹之中
层峦叠嶂映朱红的帘幕,微风拂动,尘香四溢在四月的晴朗天气。 十里山塘景色看不够,碧绿的水草和茂密的树林,形成一片连绵不断的美景,中午时分天空中云朵洁白如雪。 注释: 1. 层峦叠壁:形容山峰层层重叠,高耸入云,非常壮观。 2. 映朱帘:红色的帘幕反射着阳光,显得格外艳丽。 3. 风软尘香四月天:四月的天气温暖宜人,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微风轻轻吹拂。 4. 山塘:泛指山水之间的地方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在虞山脚下,与友人作别。“随山高下野人家”,写山中野居的景致;“春夏林深不断花”句承上启下,写春色之美;“可奈流莺千百啭”句,点出“送别”;“阴阴绿树映红霞”句,以景结情,写别离之情。最后两句,是送别时赠别词,即用典。 【答案】 随山高下野人家,春夏林深不断花。 可奈流莺千百啭,阴阴绿树映红霞。 注释: ①“随山高下野人家”:指山中的小村庄或茅屋
这首诗的译文是: 朱红楼台绀青宇,建筑参差交相映衬; 倒影斜飞坠碧潭,水波荡漾美如画。 落日余晖映画船,江南风俗乐陶然。 注释解释: 1. 朱楼绀宇郁相参:朱红色的楼阁和蓝色的房屋交相辉映。 2. 倒影斜飞堕碧潭:倒影在水面上斜飞,坠落于碧绿的水潭之中。 3. 土风还自乐江南:这里指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仍然保持着对江南的热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意象、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注释关键词,最后赏析,注意翻译要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花枝瞥眼又阑珊,谁乞黄金反少丹”,这是说花枝在一瞬间闪过,又渐渐地衰败了,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啊,可是谁会乞求得到金钱,而反少了这种美好的东西呢?“阑珊”是形容花枝的衰败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描写了春天踏青的热闹情景。首句写茶磨山前的水色,以苔藓比喻水,突出水之“绿”;次句写女子们踏青归来的情景,红妆队队,形容她们穿着红色的衣服;三句写女子们回来后,香气袭人,使人如痴如醉,花气熏人;末句写蝴蝶和蜜蜂扑面而来,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图。全诗用词精炼优美,富有情趣。 【答案】 译文: 茶磨山前水色如苔,女人们穿着红裙踏青归来。 女子们回来后,香气扑鼻
湖上二首 星桥北挂泻春流,映出黄山水面浮。 霞石天青飞练鹊,桃花气暖醉轻鸥。 注释:在夜空中,一座星桥横跨而过,将春天的溪流倾泻而下,清澈的溪水倒映着黄山的水面。霞石呈现出天青色,仿佛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鹊鸟;而桃花散发出的香气温暖而迷人,令人陶醉。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上的美景和游船中的奢华生活。“星桥”象征着夜空的美丽,它连接着两岸,将春天的溪流倾泻而下,为大地带来生机与活力
【注释】 荷花荡:地名。在今江苏常熟县东南,有荷花荡湖,为江南名胜之地。 九龙山: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山形如九条龙蜿蜒起伏。 轻身倚楫下前浦:轻身,即轻松自在;倚楫,指靠船桨。 花气人香逐浪飞:花的香气随着浪花飘飞,与诗句中“人”字谐音。 【赏析】 《荷花荡》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采莲女子在荷荡采莲归来时的场景,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采莲女的勤劳、朴实、美丽
草堂作 紫端新浴墨波香,竹覆南轩翠荫凉。 一缕炉烟凝不散,数声莺语哢偏长。 注释: 1. 紫端:紫色的头巾(古代文人雅士常以紫色作为头巾的颜色)。 2. 墨波香:形容墨汁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3. 竹覆南轩:用竹子搭建的南面有窗的轩廊。 4. 翠荫凉:绿色的树荫带来凉爽。 5. 一缕:一炷(古代一种量词,指一小段)香烟。 6. 数声:几声;多次。 7. 哢:形容清脆的声音,鸟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