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注释】 短几:矮小的桌。兀:独自,单独。言情自会:写诗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情感。才就:刚刚完成。三更:深夜。灯青:灯光暗淡。火冷:炉火已熄。不成梦:指无法入眠。残叶:指秋夜落叶。打窗:拍打窗户。雨声:指窗外的雨滴声。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夜深仍不能入眠而作的诗。首句写诗人在灯下独自写诗,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次句写诗人刚刚写好一首诗,但还未来得及欣赏,便已经深夜三更;第三句写诗人虽然灯暗
陶潜(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东晋末到刘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隐居于庐山,自号“五柳先生”。后人尊称他为“靖节夫子”,其诗以平淡朴素著称。他的诗歌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江山万里云无色,归去柴桑日已斜: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离开故土时的景象。"江山万里"表示诗人的故乡位于遥远的地方。"云无色"则描绘了天空中没有云彩的景象,可能是因为天气晴朗
【注释】 林逋:宋代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隐居西湖孤屿,后迁居苏州之葑上。工诗善画,尤长于词,多写自然景物之美。与苏舜钦、欧阳修为至交,世称“林三高”。有《林和靖诗集》。 开笼放鹤空山里,岩畔梅花野兴孤。 译文: 把笼子打开让鹤飞走,在山林中独自欣赏梅花的幽香。 天子当时重封禅,西湖合着老林逋。 赏析: 此首咏林逋,以“开笼放鹤”喻林逋的隐逸生活。 起句“开笼放鹤”
【注释】 秋夜渡江:指秋天夜晚渡江。西风吹鬓绿䰐鬖,西风劲吹,使鬓发泛白。击榜长歌酒半酣,在船中高唱长诗,喝得半醉半醒。野月上船灯影乱,天上的月亮映照在船上,灯光摇曳。载将秋思过江南,带着满怀的秋思渡过了江南。 【赏析】 《秋夜渡江》是一首描写秋江夜景的七绝。全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诗人乘舟过江时所见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句写秋风,“西风吹鬓绿䰐鬖”,“西风”、“鬓绿”、
【解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归居乡间时所作。首联“诗书伴我真多事,云卧天行意自闲”,以“真多事”和“意自闲”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厌倦。颔联“半世论交遍天下,眼中惟觉有青山”,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颈联“诗书伴我真多事,云卧天行意自闲”,用典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而只看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尾联“半世论交遍天下,眼中惟觉有青山”,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
注释:草色在风晴的天气下,满坡都是绿色的。佳人在采集草药时,众多的人都聚集过来。她身穿的衣服带有芳鲜的气息,一笑起来春意就多了。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美人采草的田园诗。诗人以“斗草”为题,描绘了美人在春天里采摘花草的情景,画面生动活泼。首两句写草色风晴绿满坡,佳人拾翠众相过。草色在风晴的天气下,满坡都是绿色的。佳人在采集草药时,众多的人都聚集过来。第三句写衣裳带得芳鲜气,一笑归来春意多
【注释】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 罗裳映縠文:罗裳,指罗衣;縠文,指绉纹。罗衣下绣有花纹。 彩架:指花架。簇春云:形容花朵繁密,如春天的云朵。 金钗落:指头上的金钗掉落。风清:指风声清越。笑语闻:指笑声在耳边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美人正在斗草时的情景。诗中用“斗草”作为引子,然后通过“花下罗裳”“彩架”“金钗落”等词句,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美人斗草的画面。特别是结尾的“深院风清笑语闻”
诗句原文: 鸟下清晨日色净,起开双户照花幽。 故人何恋五斗粟,不共东篱万斛舟。 译文注释: - 译文: 清晨鸟儿飞过,阳光清澈明亮。打开窗户,让阳光洒满房间,花香弥漫在房间里。 - 注释: - 鸟下:鸟儿飞过。 - 日色净:阳光清澈明亮。 - 双户:指打开窗户,让阳光洒满房间。 - 照花幽:花香弥漫在房间里。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晨起见到的景色和感受
栀花 若为秋水淡妆成,缟袂青裙似有情。 独倚西风弄秋影,向人无语可怜生。 注释: 1. 若为秋水淡妆成:若为秋天的水变得清淡而美丽。淡妆成,即形容花朵在秋天显得清新脱俗,仿佛是经过淡淡化妆的美人。 2. 缟袂青裙似有情:缟袂,白色的衣服。青裙,青色的裙子。有情,意味着这身打扮仿佛是有感情的。这里用来形容栀花的颜色和裙装都带有淡淡的情感色彩。 3. 独倚西风弄秋影:独倚,独自倚靠着。西风
【注释】汝盛:李参戎的字。白羽扇:指《汉武故事》中汉武帝曾以白羽扇赐给郭舍人,后遂称扇为白羽扇。奉答:敬词,对别人的诗文作答。 【赏析】这是李汝盛赠与李参戎的一首答诗,用典故来表示自己的志气和抱负。 首句“盛世何劳起卧龙”,是说在太平盛世,用不着像汉初的刘伯温和诸葛亮那样去奔走呼号、兴复社稷,而应该安享太平之福、高枕无忧了。这里运用典故,把李参戎比作卧龙(即诸葛亮)。 次句“山林钟鼎道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