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万里云无色,归去柴桑日已斜。
风景满前非故物,东篱采采独黄花。

陶潜(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东晋末到刘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隐居于庐山,自号“五柳先生”。后人尊称他为“靖节夫子”,其诗以平淡朴素著称。他的诗歌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江山万里云无色,归去柴桑日已斜: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离开故土时的景象。”江山万里”表示诗人的故乡位于遥远的地方。”云无色”则描绘了天空中没有云彩的景象,可能是因为天气晴朗,也可能是诗人心情舒畅,无心欣赏风景。”归去柴桑日已斜”则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乡的心情。这里的”柴桑”是诗人故乡的名字,”日已斜”则表明时间已经不早了。整句诗描绘了一幅诗人离开家乡、踏上归途的画面。

风景满前非故物,东篱采采独黄花: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时的所见所感。”风景满前非故物”意味着诗人眼前的景物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这里的”风景”可能是指自然风光,也可能是比喻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非故物”则强调了这一切已经改变的事实。”东篱采采独黄花”则描述了诗人独自在东篱下采摘菊花的情景。这里的”东篱”可能是诗人故乡附近的一个地点,”独黄花”则突出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和内心的感慨。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家乡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无奈。首句”江山万里云无色”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描绘了天空中没有云彩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第二句”归去柴桑日已斜”则表达了诗人回归故土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时间的紧迫和岁月的无情。第三句”风景满前非故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的变迁。最后一句”东篱采采独黄花”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同时也突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