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次寡轮鞅,春深渐辍耕。
幽禽隔树小,滋蔓上墙生。
蒲长青堪把,桑空茧欲成。
自缘耽野趣,不是爱逃名。

注释:

幽居杂兴十首 其四

野次:野外。寡(duǎn)轮鞅:车马不多,闲适的样子。停:停止。耕:耕种。

滋蔓:蔓延。上墙生:长满了墙。蒲:蒲草。长青:长得茂盛。堪:可以。把:持。桑空茧欲成:蚕茧即将成丝。

耽(dān):喜爱。野趣:乡村的情趣。自缘:自然是因为。自:自然;缘:原因;因。爱:吝惜,舍不得;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幽居杂兴》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田野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一句“野次寡车鞅”,写野居之地车辆稀少,显示出诗人远离尘嚣、归隐林下的心境。诗人选择一处僻静的野外居住地,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杂事务,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春深渐辍耕”表现了诗人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渐渐放下农具,不再耕作,而是开始享受悠闲的田园生活。这里的“春深”既指季节,也暗示诗人心境的宁静与安详。

第三句“幽禽隔树小”,描绘了鸟儿在树林间自由飞翔的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鸟鸣声声入耳的惬意。诗人以“隔树”形容鸟儿的轻盈与自由,突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第四句“滋蔓上墙生”,描写了藤蔓植物沿着墙壁蔓延生长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生命力的顽强与旺盛。诗人用“滋蔓”一词形容藤蔓的生长过程,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动感。

第五句“蒲长青堪把”进一步描绘了蒲草生长旺盛的状态,诗人将蒲草比作可以拿在手中把玩的物体,突出了蒲草的坚韧与柔韧之美。同时,这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之情。

第六句“桑空茧欲成”则是对蚕丝即将成丝的描写,通过“空”字的使用,既表达了蚕虫吐丝时的忙碌景象,也暗示了丰收的喜悦和期待。同时,“欲成”一词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成果的渴望与期待。

尾联“自缘耽野趣,不是爱逃名”,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诗人之所以选择隐居山林,并不是因为贪恋富贵名利而逃避世俗,而是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乡村生活的那份宁静与自在。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