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诗句解析 1 欲晴未晴云日黄:描述天气的状况,云层使得阳光显得暗淡,天色偏黄。 2. 美人不来心独伤:由于心爱的人不在身边,诗人感到孤独和悲伤。 3. 漫倚东风数春事:诗人在春日里闲散地倚在风中,享受春天的景致。 4. 桃花梨花飞过墙:描述了桃花和梨花随风飘落的景象,仿佛穿过了墙壁。 译文 天空中云层密布,阳光被遮挡得只剩黄色,而心中的美人却迟迟未能到来,让我独自感到忧伤。我随意靠着东风
【注释】: 题孙道甫小景五首:为孙道甫的五幅小画题诗。 巾杖散高躅(zhú):拄着拐杖悠闲地散步。巾,头巾;杖,手杖。 钩辀(zhōu)啼远林:马儿在树林里长鸣。辀,车辕。 幽怀春冉冉(rǎn rǎn):深深的思念像春天一样渐渐生长。 日暮落花深:傍晚时分,落花已经堆积得很深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田园景象。
【注释】 梅杖:梅花枝制成的拐杖。 几点冰花尚未消,一枝鹤膝冻翘翘。——形容树枝上的雪花还未消融,一枝梅花枝上的雪还没有融化(“未”是未然,表示将要的意思)。 鹤膝:指枝头结的梅子像一只只小鹤的腿(“膝”指枝端,即梅子上端的弯曲部位)。 冻翘翘:指枝头结的梅子被雪覆盖后,形状似小鹤的膝盖(“翘”指弯曲、向上翘起)。 夜来梦到相寻处,野水斜通白木桥。——梦中又到了那曾经相遇的地方
开樽梅花下候解,道士夜深不至。 童子洗杯恼清夜,何处酒徒来更迟。 梅花相看眼不醉,挑灯自诵山人诗。
茅堂汇溪流,一带清未已。 萍底山更奇,苍烟飞不起。 注释: - 茅堂:指作者居住的草堂。 - 汇溪流:溪水汇集成小溪流淌。 - 一带清未已:形容景色宁静,没有受到外界干扰。 - 萍底山:浮萍覆盖的山。 - 苍烟:淡淡的烟雾。 - 飞不起:形容烟雾飘散得很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首句“茅堂汇溪流”,描绘了诗人居住地的环境,茅草屋旁的小溪流淌,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寒日下高木,照见女几山。 豺虎声相闻,何人当九关。 注释与赏析: 1. 寒日下高木 - 寒日:指寒冷的阳光。 - 高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 - 照见女几山 - 女几山:具体的地名不详,但暗示其地理位置或自然特征。 - 照见:阳光照射到某物上,此处指太阳光线照亮了女几山。 2. 豺虎声相闻 - 豺虎:豺和虎,均为猛兽,这里泛指山林中的野生动物。 - 声相闻:声音相互传递
《题孙道甫小景五首》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一组诗,共五首。每首都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家近新塘曲:描述了诗人居住的地方靠近一条新修的水塘,这里的环境宁静而优美。 2. 月明鱼可掬:在明亮的月光下,鱼儿清晰可见,仿佛可以用手捧起来般生动。 3. 尽夜澹忘归:整夜沉醉,忘却归途
【注释】 白苧:白色苎麻,古代用作衣服。 催换衣:催促更换衣服。 雨声:指淅淅沥沥的雨声。 四月:这里指初夏。 过尽:过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江南景色的诗。首句写江上睡鸭、烟草肥美之景,次句写江南人家忙于春种,急于更换新衣。第三句写雨声淅淅沥沥,不知暑气已经过去。最后一句写樱桃花已经过了时节,可是人还没有回家。全诗以写景为主,语言平易浅显,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的意思,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尽日”:一整天。“网罟”:捕鱼用的竹篾或金属丝等编成的鱼网,这里指捕鱼的罗网。 译文:整日不见鱼儿,风高水冷,捕鱼人用网捕不到鱼,只能怅然若失;踏船归未归,江上波光荡漾,人影晃动。 赏析:这是一首写渔夫生活情景的杂咏诗。诗中以“不见鱼”、“踏船归未归”为线索,通过描写一个渔民一天里捕鱼的情景
注释: 永夜——漫漫长夜 黄叶下西阪,山空秋正清。 永夜无人语,残河尽意明。 黄叶落满山坡,秋日的夜晚寂静无声。 漫长的夜晚没有言语,只有河水流淌着清澈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秋夜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悟。 首句“黄叶下西阪”,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黄叶飘零,落在西阪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西阪”指的是山坡,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