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元晋
【注释】 十月朔旦县学诸公同顾小洞请乡饮酒礼:十月初一日,县学里的许多官员一同到小洞山去参加乡饮酒礼。 笑抚孤松白日闲,穿云仙骑忽临关:笑着抚摸那棵孤单的松树,白日里悠闲自在;忽然间,仙人骑着云雾般的车子来到山下。 长官礼数能敦典,野老衰迟独厚颜:县官对礼节非常精通,我年事已高,只能厚着脸皮。 桂斝(jiǎ)香风飘湛露,奎堂晴焰起南山:酒杯散发着香气,飘洒在湛蓝的天空中;奎星的堂屋冒着灿烂的火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陶太守的台馆,描绘了台馆内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第一句“门外清溪溪外山,习家台馆枕晴湾。”描述了台馆外的清溪和外面的山峰,以及台馆枕依的晴朗的海湾。这句诗通过“清溪”和“山”这两个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习家台馆枕晴湾”这句话,也体现了台馆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第二句“秋光散霭含虚阁,野色分青袭曲阑。”描绘了秋天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虚阁上
【注释】 十月,指农历九月。小阳春,即“上元”,指元宵节前后的一段时间。满城,指城里人。笑携,高兴地携带。云程,指旅途。孟浪,轻率、冒失地行动。贤名,好名声。比,与……相比。万顷,广阔无边的水面。三行,指酒量。折简,书信,此处泛指书信。流莺,黄鹂。出谷,从山谷中飞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官期间,写给同僚和朋友的一封回信。 首联:“十月小阳春满城,笑携长剑事云程。”意思是:十月小阳春意盎然
逢辰和陈茂才 每向羔羊诵昔诗,嘉君才敏售何时。 文评锁闼应相轧,望出黉宫亦匪□。 岂有燕台遗骏足,谩嗟廊庙种蔷薇。 相思未了梅花约,倚遍茅斋雪后晖。 注释: 逢辰和陈茂才:陈茂才是诗人的朋友。逢辰可能是指陈茂才的生日,也可能是指他们相遇的日期。 每向羔羊诵昔诗:每时每刻都在背诵《诗经》中的诗篇。羔羊是《诗经》中一个常见的意象,代表着纯洁、美好等品质。 嘉君才敏售何时:赞美你(陈茂才)才高八斗
诗句解释: 1. 彩云高缬日曈昽: - 彩云高缬:形容彩云如织物一般,色彩斑斓。 - 日曈昽:指太阳光照耀的样子。 2. 宾主相酬揖让中: - 相酬揖让:形容主人和客人互相敬酒致敬。 3. 律里温言真盛典: - 律里:这里指的是礼仪之邦。 - 温言:温柔的话语。 - 真盛典:真正的庆典,强调仪式的重要性。 4. 民间懿行是皇风: - 懿行:美好的行为或德行。 - 皇风:皇帝的风范或影响。 5.
醉寿筵庆歌乐宾醉述 在欢乐的筵席上,大家纵情歌唱,畅饮美酒。 共醉壶天莫问期,金龟当尽有朝衣。 但愿我们沉醉在这神仙的仙境中,不必去问未来的日子。 让我们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我们要穿上华丽的朝服,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时刻。 但令碧瓮长年满,便是狂夫不老时。 只要我们能喝到永远不空的碧玉瓮里的美酒,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行马且看杨子宅,笙歌何羡习家池。
登圭峰 二十年的名山重游,白头依然与昔日僧侣相伴。 烟和古寺松花落去,日淡长林鹤唳声清。 绿树环抱着云深之处,时常眺望;白云深处的白龙泉波渺然,似乎独自含情。 坐在忘言潭边,映照出我心境如镜,一切归于沉寂,尽把佛经投入闲适之怀
诗句释义: 1. 春寒文阵战频更,要向龙江着步平。 - "春寒":指春季的寒冷,通常形容冬去春来之际,自然界由寒冷转为温暖。“文阵”: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聚集、讨论或考试的场景。“战频更”:形容频繁地经历或面对挑战或考验。“要向龙江着步平”:意味着在困难中寻找到前进的道路,或者克服挑战。"龙江":可能指的是地名或者是比喻,象征着困难或挑战。 2. 北斗光含剑气合,南宫雪映笔花明。 - "北斗"
寿思斋弟六十初度 桃春菊秋岁月长,风华绝代赞英豪 1. 注释 - 《寿思斋弟六十初度》是明代区元晋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 “我生七十君六十”中,“七十”“六十”指作者和其弟的出生年月。 - “钓空碧海天逾远”中“钓空”形容钓鱼时的情景,而“碧海天逾远”则描绘了大海的广阔无垠。 2. 诗词译文 - 我活到七十岁时你才六十岁,桃花盛开在春天,菊花在秋天绽放。 - 对着酒坛子欣赏着风花无限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诗题解析:“毅堂曾大尹”指的是一位官员,“以雀角扰老怀因寓城馆庆诞席上用白沙陈先生韵讽之”表明他因公务繁忙,在庆寿宴席上的一首即兴之作。 2. 诗句翻译与译文: - “击筑逢君一浩歌,壶中岁月正婆娑。”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客人共同高歌的欢快场景,仿佛时间在壶中旋转、摇曳,充满诗意。 - “虚疑紫气函关远,再见青牛老子过。” 描述了一种遥想和重逢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