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元晋
和答李山人 凌晨歌箕谷,兴送远山峨。 细雨御幽壁,高风引翠萝。 溪清顾影静,花重借颜酡。 别院茶烟湿,尤欣羽客过。 注释: - 箕谷: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 - 兴送远山峨:意指早晨的歌声伴随着远山的巍峨。 - 细雨御幽壁:在幽静的山壁上抵御着细雨。 - 高风引翠萝:强劲的风吹动着茂盛的青苔。 - 溪清顾影静:清澈的溪水映照出自己的影子显得平静。 - 花重借颜酡
《小洞烹茶坐石荫竹于水云间用陶司训韵·其一》赏析 区元晋的《小洞烹茶坐石荫竹于水云间用陶司训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清新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的前两句“蚓窍初鸣竹径荫,茶炉声细石泉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蚯蚓在地下活动发出的细微声音和竹叶间的微风声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静谧的背景
【注释】: 雪风吹不断,义路索还猜。 这句诗的意思是:“雪风不断地吹,但我坚持不放弃”。 义路索还猜:意指坚持正义的道路并不轻松,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绝壑探逾远,幽涯独自裁。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深深的峡谷里探索,我独自一人前行,面对未知,我必须独立面对”。 绝壑探逾远:意指在深深的峡谷中探寻,意味着面临困难和挑战。 幽涯独自裁:意指在孤独的环境中,独自承担重任。 微吟频倚杖
种及三春日,文求五色时。 每思蕃衍意,长诵摘稀词。 蔓引欺墙矮,花交傍榻宜。 青门何限兴,抱瓮日频移。 注释:三春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五色是指春天的颜色。蕃衍是繁盛的意思。摘稀词指采摘稀少的花朵。蔓引欺墙矮,花交傍榻宜。青门指的是城门名,这里用来比喻家。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种植瓜果为话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全诗通过描绘瓜果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注释】 鞍马:指骑马。 旅踪:旅途的踪迹。 孱童:弱小的孩子。 朱弦:古琴的弦,红色的。 三叹:三次叹息。这里指反复吟唱,表示对友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怀念朋友的情景。首句“鞍马风尘忆旅踪”,回忆了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骑着马奔驰的情景;次句“孤琴万里笑孱童”,回忆起在漫长的旅途中,自己独自弹奏着古琴的孤独情景;三、四两句“旧游零落知音少,三叹朱弦调可同”,写出了与朋友离别以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天际云深雁影长,楼头风雨又重阳”的意思是:天边云层浓密,大雁影子拖得很长,楼上风雨交加,又是九月重阳。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重阳节这天登高所见的景象,也抒发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感受。 “三年兄弟登高兴,不共疏篱短菊傍”的意思是:这三年来我们兄弟登高远望,畅叙衷情,欢声笑语不断,如今却要分离,我独自倚着篱笆,望着那些稀疏的菊花
《题黎漱泉号和念谷高大尹韵·其二》是明朝区元晋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东风夜来、溪流红叶等自然景象,以及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深刻感悟。下面将逐一解析诗句: - “一夜东风到碧沦”:描述了东风在一夜之间到达了碧沦之地。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碧沦”则可能是指某个美丽的湖泊或河流。 - “点溪红片正撩人”:描绘了溪流中红色叶子的景象
注释: 新船刚刚登上,周围是芬芳的花草;棹桨系在暮云之间。 荒野的思绪生起,繁弦的乐曲入耳;闲愁飘入远天。 赏析: 《新舫初登用古诗韵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船上登岸后的景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舟维芳草合”,意思是说,新船刚刚登上,四周围绕着茂盛的芳草。这里的“舟维”指的是新船,“芳草合”则描绘了新船周围的景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次句“棹系暮云连”
岳色低涵榻,潮生远泛杯。 景当蓬矢丽,筵对画图开。 窈窕朱颜壮,舒徐淑气来。 香风吹彩服,春动隔溪莱。 注释:岳色低垂覆盖着床榻,潮水涌动时远方泛起酒杯。景色美丽如初升的太阳,宴会上摆放着精美的图画。窈窕女子容貌俊美,淑女的气质悠然而来。芳香的风儿吹散了华丽的衣裳,春日的气息在远处的江面上弥漫开来。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生日宴会情景的诗。首两句写景,描绘出宴会上的壮丽景象,为下文写人的描写作了铺垫
【注释】 向晓:早晨。长堤:即长河。千峰:指无数山峰。削玉:形容山如刀削一般锋利。秋光:秋日阳光。描画:绘画,这里指描绘景色。锦绕篱:用彩带缠绕篱笆。 【赏析】 《镇州晓行呈赵雪屏都御史》是一首描绘镇州秋景的七绝。诗中描写了晨曦初照时,在河堤上策马奔驰的景象,以及雨过天晴后,千峰万壑如同精雕细琢般秀丽的山色,和满目皆秋光,黄菊飘香,人家炊烟缭绕的美丽景色。 首句“向晓长堤信马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