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端彦
【注释】 醉眠亭:即“醉眠亭记”,是苏轼为纪念自己与友人在亭中的一次畅饮而作。 人生有出处:指人一生中应有所作为,不应无所事事。出处:出处本指事物发源的地方或人的出处地,后引申为进退出处的处所,此处指一个人应有所为,不应无所事事。 达则都廊庙:达则兼指有才德的人,都指都城。廊庙:旧称帝王所居之处。语出《诗·小雅·斯干》“如圭如璧,乃合余好;如圭如璧,永宝乃止。”后因以“达则兼”指有才德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龙湫观瀑的壮观景象,展现了瀑布如云、雷鸣、雪飘等自然美景。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和气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中的“万丈龙湫水,飞流翠碧开”这两句描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万丈高的龙湫水从高处奔流而下,犹如翠绿的碧玉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光芒。这里的“飞流”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奔腾不息的动态美,而“翠碧开”则突出了瀑布的颜色和形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题干已经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所以首先按照这个要求来作答即可。另外注意“韩枚步骘建三亭”一句中“韩”是地名,“枚”是人名;“步骘”也是人名,此处为代称;“建三亭”是指韩、枚、步三位人物分别建立了三个亭子(韩亭、枚亭、步舣亭)。“遐想古人兴废事”一句中“遐想”是指遥想,即想象;“兴废事”指古代的事情
注释:白鹤山的瀑布从山顶飞泻而下,玉箫峰顶升起袅袅青烟。溪流中传来潺潺流水声,竹林里看不见仙人真身。 赏析:丹霞山是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诗人通过描绘瀑布、青烟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提到“竹间不见真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间仙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句原文: 偶坐兹亭上,清风吹客襟。 孤云方出岫,相对两无心。 译文注释: 我偶然来到这座亭子,清风拂动我的衣襟。 孤零零的云彩刚刚从山峦中升腾出来,我和你相对无言,都无心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端禀的作品《无心亭》。诗中描述了作者无意间坐在亭子里,感受到清风拂面。接着写到孤零零的白云刚刚从山峰中升起,而自己和对方都没有说话的心情,表现了两人的心境相投。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万丈龙湫水,飞流翠碧开。 泻疑云汉落,涌若海潮来。 飘洒四时雪,喧阗万壑雷。 庐山吾未到,气象胜天台。
偶坐兹亭上,清风吹客襟。 孤云方出岫,相对两无心。
韩枚步骘建三亭,故显当时将相名。 遐想古人兴废事,乃知英杰此中生。
白鹤山头飞瀑,玉箫峰顶生烟。 溪上空闻流水,竹间不见真仙。
宋澶州清丰人,字美叔。 晁端禀弟。 登进士第。 与章惇同年生,同榜及第,又同为馆职,常以“三同”相呼。 哲宗绍圣初章惇为相,倡“绍述”之说,端彦力谏,黜为陕守。 历秘书少监、开府仪同三司。 文章书法,为朝野所崇尚。 生卒年: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