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纲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既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又考查考生的表达运用能力,还考查考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如“元夜灯方撤”、“灵神鹤驾回”、“平地一声雷”等意象。 (一) 元夜:元宵节。 灯:这里指灯谜。 方撤:刚刚熄灭。 (二) 灵神鹤驾
【注释】 1.同:一起,共同2.何子:指何逊,南朝齐诗人。 3.林元美:作者朋友 4.谢宗吉:作者的朋友,崇雅斋主人。 5.沼(zhǎo):池塘 6.芳菲:芳香艳丽,形容春色。 7.香入案头馨:把酒的香气带入案头。 8.竹叶青:酒名,用青竹叶酿成的酒。 9.含露折:折取了沾满露水的桃花枝。 10.小银瓶:用来盛放桃花的小瓶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园林美景和宴饮情景的诗作。全诗语言清丽
【注释】 星汉:银河,借指夜空。乘槎(chá)客:乘着木筏上天的客人。樽(zūn)前画舫:船头有彩画装饰的小舟。人与物无忤:人与人之间没有冲突。诗从酒里裁:诗句是酒后随意吟成的。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月明之夜,泛舟江上,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的情景。首句“星汉乘槎客”,以天为幕,以水为台,以夜为幕,把诗人置于一个幽静而开阔的环境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天河之侧。次句“移尊画舫开”,诗人端起酒杯
【注释】: 1. 喜孙昌振进庠:高兴的看到孙昌振(作者的侄子)考取秀才。 2. 昔日称佳士,今朝喜泮游:过去被誉为才子(佳士),今天高兴的看到孙子(孙昌振)在学府中读书。 3. 墨池飞紫电:指孙昌振(作者的侄子)的文采如同从墨池中飞出的紫色闪电。 4. 彩笔耀清秋:形容孙昌振(作者的侄子)的才华如同秋天中的彩虹。 5. 隽获青钱选:指孙昌振(作者的侄子)被选拔为进士。 6. 功从铁砚收
【注释】 1. 虎门舟中:指在船上。 2. 启秀:作者的朋友。 3. 论交意独真:指朋友间交情深厚,志趣相投。 4. 同为羁旅客:指都是游宦之人。 5. 愧我貂裘敝:指自己穿的貂皮袍子破旧。 6. 如君虎帐新:指你像老虎帐里一样新。 7. 御李:驾驭马。 8. 靖妖氛:平定妖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船上赠给朋友启秀的。诗的前两句是说,虽然我们分别,但友情深厚,志趣相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描写了他春日拜访朱子虚山房和性上人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载酒乘春兴,寻香过草堂。 - "载酒":携带着美酒。 - "乘春兴":趁着春天的兴致。 - "寻香":寻找香气。 - "草堂":这里指山间的草屋或茅屋,可能是指性上人的住所。 - 注释:春天带着酒意,我怀着欣赏自然的心情去访问性上人。 2. 鸟依花底啄,人傍柳阴凉。 - "鸟":鸟儿。 - "依"
【注释】景福:指佛教圣地。诸天:佛、菩萨、天王等诸天的统称。 【赏析】 以景寓情,抒发诗人对佛教圣地的仰慕之情。首联写石岩之胜,颔联写佛僧之高远,颈联写山寺之奇峻,尾联写风景之美。全诗用典,含蓄典雅,富有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过读,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旨,把握诗人的情感。同时,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夏日过访韦寤夏石渠洞索鲙不遂烂醉赋此”,这一句是交代了写作缘由。首句点明时间,次句写入洞所见景物;第三句写在洞内活动;第四句写索鲙不成后的情景;末句写留宿。 “晓入韦渠洞,风来竹径凉”,这是第一段的第一句
注释 - 大埔多春兴:描述大埔地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充满生机。 - 寻春约胜游:为了寻找春天的美景而组织一场旅游活动。 - 一湾流水远:描述远处有一个清澈的河流,河水缓缓流淌。 - 三径竹林幽:描述三条小路旁竹林的幽静之美。 - 测景桑麻地:在一片桑麻田中测量风景。 - 飞觞花萼楼:在一座花萼楼中欢聚畅饮,酒杯在空中飞舞。 - 醉归山路晚:酒足饭饱后,在傍晚时分踏上了回家的山路。 -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竹的形态、色彩、生长环境的描绘,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格。首联“小憩林塘景”,写在林塘边休息时所见之景;颔联“尊开对此君”,指对竹子开怀畅饮;颈联“移裁方浥露”,“高出自凌云”分别写竹叶和竹干的特点;尾联“清阴偏狎客”,“把酒细论文”是说竹林中清凉的树荫,使客人感到亲昵,于是便坐下来品评竹子的品格。 【答案】 译文: 林塘边休息时所见之景:在林塘边休息时所见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