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凤
奉题徽宗御笔十八鹤图 唐文凤咏画佳作赏析 《奉题徽宗御笔十八鹤图》为明代诗人唐文凤所创作,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一幅珍贵的画作。诗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首句“仙姿何事拟登瀛”揭示了画作中鹤的形象与其高洁、超凡脱俗的特性相符合,仿佛仙人一般,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乘轩百感生”表达了画中鹤的形象触动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注释: 九畹(wǎn)如何不托根,却从孤石寄香魂。 九畹:指长满芬芳的兰草之地,这里比喻兰花; 如何:为什么; 托根:生长在土地里; 却:反而; 从:来到; 孤石:孤立的石头; 寄香魂:寄托芳香的精神; 凤归来:凤凰回到; 啄:用嘴啄; 琅玕(láng gān)实:美玉般的果实,这里借指兰花; 留得青山月一痕:留下青山上的月光一道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兰花与山石
注释: - 乌骓图:指马图。 - 黑云不散护龙身:意思是乌云没有散去,就像保护着龙的身躯一样。 - 坠地房星夜有神:意思是马落地时,就像是天上的星星,夜晚也显得有神采。 - 只恐健儿羁未得:担心那些强壮的马匹被束缚住,还没有得到自由。 - 潇潇风雨欲生鳞:意思是潇潇风雨即将来临,仿佛要生出鱼鳞一般。 赏析: 《题乌骓图》是一首描绘马的诗句,诗人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注释:高适擅长诗歌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他的文才德操如同春风般和煦。他在三年的科举考试中,凭借自己的才华,通过了小试,被选拔为勾稽簿官员。在勾稽郡,他处处看到春雨滋润着桑麻,感受到了雨露的滋养。 赏析:这首诗是高适对好友高泰铭的赞美之词。高适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高泰铭的敬佩之情,称赞其文才德操如同春风般和煦,才华出众,通过小试,被选拔为勾稽簿官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勾稽郡的美好祝愿
【注释】 东风吹:春风。仲远:金仲远,作者的朋友。调大同卫掾:调任大同的卫官。 【赏析】 此诗写送别之情。首句写景,渲染出一种离别的氛围;第二句叙事,写出了潮水的起落,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第三句抒情,进一步抒写了诗人对朋友的眷恋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高远
诗句解读 1 砚池波暖墨蛟腥:描述砚台周围的水温暖而流动,仿佛有墨色在水中游动。"墨蛟"可能是指砚中的墨迹或墨块在水面上翻腾的样子。这里的“腥”可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用,形容墨色的浓厚和活跃。 2. 睡起挥毫手不停:诗人醒来后立刻开始挥笔作画,手中的动作没有停歇。这里的“挥毫”是书写或绘画的意思,"手不停"强调了诗人作画的勤奋和投入。 3. 天上玉堂春昼永:天上的宫殿(玉堂)在春天里阳光明媚
注释: - 题目中的“题”是指题写,“悬崖兰竹木石图”是说画中的内容。 - “平生不肯汗秦鞭”中的“汗”指的是汗水、努力,而“不肯汗秦鞭”则意味着作者不愿意像秦始皇那样劳苦。 - “来伴湘江二女仙”中的“湘江”,指的是湖南省境内的一条大河,“二女仙”则指湘水女神娥皇和女英,她们都是舜帝的妻子。这里的“来伴”表示作者愿意与这两位美丽的湘水女神相伴。 -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层峦叠嶂的山水画。 叠巘重峦翠欲流,云藏古刹倚岩幽。 叠嶂:层层重叠的山。巘(yǎn):山峰。 翠欲流:形容绿得发亮,好像要流下来。 云藏古刹倚岩幽:云雾缭绕在古老的寺庙周围,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上方钟罢僧归晚,古木寒泉十里秋。 上方:山上。 钟罢:打钟声停止。 僧归晚:和尚回家的时间。 古木:指古老的树木。 寒泉:冷泉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注释:林下风流老隐居,指在树林下的隐居生活。心闲谩读数篇书,意思是说心情闲适,随便地读几本书。催科政拙何能了,指的是政治才能拙劣,又怎么能完成赋税征收的任务?野鹤孤云愧不如,意思是说像野鹤和孤独的云一样,我惭愧不如。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诗人的读书情景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首句“林下风流老隐居”描绘了诗人在树林下过着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第二句“心闲谩读数篇书”表达了诗人虽然隐居山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悬崖兰竹木石图 悬崖石罅托孤丛,冉冉幽香拂晚风。 忽洒一枝湘竹湿,平生心事喜相同。 注释与赏析: - 悬崖石罅托孤丛:描述了兰竹木石图中兰花、竹子和石头的位置关系,突出其独立而优雅的姿态。 - 冉冉幽香拂晚风:描绘了兰花淡淡的香气在晚风中飘散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忽洒一枝湘竹湿:这里的“潇湘”可能指的是湖南地区,意味着湘竹(一种竹子)的清新之雨洒在了画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