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凤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铁网何年出海波 -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时间上的跨越,将铁网比作是岁月或时间的网,它仿佛在海上掀起了波动。这里的"铁网"可以联想到某种坚固而不可动摇的东西,可能指的是某种束缚或限制,暗示着某种难以逃脱的命运或是某种深藏的秘密。 2. 玉根此日迸江莎 - "玉根"在这里指的是竹子的根部,象征着生命的根基和生长的力量。“迸”字描绘了竹子根部的生长状态,好像是从土壤中爆发出来
【注释】 墨梅:以墨画的梅花。 嫩条枯干著疏华:指梅花枝条瘦劲,但花骨朵儿却开得疏落而有风韵。 曾访林逋处士家:林逋是北宋著名隐士,他隐居西湖孤山,爱梅花。他曾在《山园小梅》诗中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处用典。 放鹤孤山秋夜永:传说唐代诗人王勃曾在孤山放一只白鹤。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句子,此处借用此意,以表达作者对隐士的崇敬之情。
翡翠烟迷叶底寒,琼瑶雪积树头乾。 小桥流水人何在,犹照孤山月一团。 注释: 翡翠:形容梅花的颜色翠绿鲜艳。琼瑶:指洁白如玉。 烟迷:雾气笼罩。叶底寒:指梅花枝干上的叶子已枯萎,只剩下梅花,显得清雅高洁。 琼瑶雪积:比喻树枝上挂满了积雪。 小桥:一座小桥。流水:流水声。 人何在:人在哪里? 犹照:仍然照射。孤山:即西泠印社,位于杭州西湖西南的孤山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题太常寺丞吕仲善寄弟仲铉双雁图》的译文与注释。 我们来看第一句:“黄芦叶飐晚风轻,何事离群独自鸣。”这里的关键词是“黄芦叶”、“飐”(zhǎn)、“晚风”、“轻”,以及“离群”。“黄芦叶”指的是芦苇的叶子,象征着秋天的气息。“飐”在这里是摇曳的意思,描绘出风吹芦苇时的轻盈姿态。“何事离群独自鸣”则是对双雁的描述,它们为何要离开群体,独自高飞呢
注释: 1. 翰林滕王霄留题:这是诗人在一幅牛图上的题词。滕王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位著名诗人。诗中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此诗,可见其对滕王的敬仰之情。 2. 三年出宰劝勤耕:这是指三年前诗人被派去当县官时所做的事情。那时,正值秋雨之后,农民们忙于耕作。 3. 䆉稏西风秋雨晴:这描述了农民们在秋雨后开始耕作的情景。䆉稏即麦子,秋雨过后,农民们开始了收割工作。 4. 从此牛闲饱丰草:这表示从那时起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的一首词。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堪笑黄州秃发翁,江山词赋两争雄。 - "堪笑"表示对黄州秃发翁的讽刺和嘲笑。 - "黄州秃发翁"指的是苏轼在黄州的时期,当时他的发际线已经很高,形象上显得有些秃顶,因此被戏称为秃发翁。 - "江山词赋两争雄"则是说,在苏轼的笔下,无论是描绘江山的壮丽还是抒发自己的情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两雄相争的局面。 至今千载留图画
题画牛图二首 图有翰林滕王霄留题犊饱眠云倦不行,平沙过雨草初荣。 玉堂亦有归耕志,牛背青山一笛横。(其一) 注释: 犊:小牛。 霄:指滕王李元婴。 留题:即题词。 玉堂:指翰林院。 耕志:即农事志向。 横:指吹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描绘小牛、平沙、雨后草、玉堂、耕志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翠竹绯桃近水滨,杖藜应是避秦人。 缉熙殿上春光永,岂识青城月色新。 注释:翠绿色的竹子和鲜红的桃花靠近水边,拄着拐杖的人应该是躲避秦人的隐士吧。缉熙殿上的春光长存,难道不知道青城的月光还是那样明亮吗?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翠竹绯桃、杖藜避秦人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缉熙殿上春光永驻、青城月色新的描绘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程宗吉是好友,此次分手,诗人以万松道人为题,赠别之情溢于言表。全诗以景起,借物抒怀,寓情于景之中,意境清远,韵味悠长。 “少年卜筑栖稠树,老境投闲隐万松。”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秋天,而地点就在万松山上的万松道院。“少年”和“老境”,一前一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少年时,他选择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所在,在树上筑屋居住,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而到了晚年
碧水的丹山,物外春光无限好。 琼楼玉宇,绝尘世烟火纷扰。 不随仙人跨鹤吹笙去, 依旧作华阳洞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