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凤
题无心道人墨竹 一江疏雨翠烟迷,愁结寒云楚甸低。 犹忆泊舟苍石岸,黄陵庙下鹧鸪啼。 注释:疏雨蒙蒙的江面上,翠烟缭绕,令人心醉;愁绪萦绕着那低垂的寒云,飘荡在楚地的原野上。还记得那天,我停泊在苍石岸边的小船上,黄陵庙下,鹧鸪鸟凄厉地啼叫着。 赏析:此诗是诗人为无心道人墨竹所写。无心道人以墨竹见世,其笔下之竹,如“疏雨”、“翠烟”一般,既清新脱俗,又空灵蕴藉。而诗人则通过自己对这疏雨中竹景的观感
诗句释义 1 偕胡伴读访继上人:与一位胡人伙伴一同拜访名叫继上人的僧人。 2. 为访高僧浣俗缘:为了拜访这位高僧而洗涤掉世俗的烦恼。 3. 黄花香寂晚秋天:描述在一个金黄色的菊花盛开,天气寂静的黄昏时拜访的场景。 4. 杜公诗句称支遁:引用杜甫的诗句来赞扬支遁(即支道林,著名的高僧)的才华。 5. 韩子书辞慕大颠:通过韩愈的文词来表达对大颠和尚(又称石颠和尚)的敬仰之情。 6. 嗜酒许开彭泽戒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联:“愚兄文学人皆似,二季才华世共推。” - 注释:愚兄,这里指作者自己。文学人,泛指有文学造诣的人。 - 翻译:我自认为文学造诣不高(“愚兄”)。然而我的兄弟二人的才学却广受人们的推崇。 - 赏析:此联表达出作者谦虚自贬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兄弟才华的钦佩。 第二联:“旅思何如乡思好,少年那比老年衰。” - 注释:旅思,指在外地的生活思念家乡。乡思,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解析】 “子之”即杨子,杨善之子。杨善字子之。杨善是南宋理宗、度宗两朝的重臣,曾任枢密院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职。他生性耿介,不阿权贵,为官清廉,有政声。杨善曾上疏反对皇帝对内宠用宦官,对外求和,被贬谪至潮州。在岭南期间,他积极从事教化工作,兴学办学,使岭南地区文化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他晚年退居乡里,以诗文自娱,并常与友人饮酒赋诗。杨善的诗风格沉郁顿挫,感情激切悲壮
【译文】 意令与国家帮助租税的佃户,自是承宗德泽馨。祥凤已知生鸑鷟,小虫何必负螟蛉。阳回气候生邹律,春蔼芝兰满谢庭。父子祖孙传百代,此心安用测沈冥。 注释: 1. 意令与国助租丁:意令,即李意令,字子之,唐代官员,曾任宰相,因得罪权臣而被贬为州司马。他关心民间疾苦,主张减轻赋税,得到百姓的拥护。 2. 自是承宗德泽馨:意思是说,自己能够受到国家的恩惠,完全是得益于朝廷的恩泽。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注释 1. 啾啾双雀:形容两只小鸟鸣叫声的和美。 2. 晓风:早晨的风。 3. 酴醾(tú ní):一种花卉,春天末或初夏开花。 4. 春事阑:春天的事情结束了。 5. 应似鸰原急难意:比喻兄弟之间在困难时刻相互支持、关爱的情感。鸰原指兄弟,此处用来比喻兄弟之情。 6. 纥干山:传说中的一座山名,这里借指困难重重的地方。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赏析”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诗歌的情感,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风格特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等。 此诗首联“偶逢嘉节试同游,古刹黄花九月秋。”首句点明了时间、季节、地点,交代了出游的原因
【注释】 题孤雁图:题写一幅画上,画中有孤雁。 鲍当:唐代诗人,字子寿。 崔白:唐代画家。 紫塞:古塞名,在今河北张家口市。 月寒怜影暗:月光寒冷,照映孤雁影子暗淡。 风急想声孤:风吹芦苇声大,使人想象雁鸣声孤单。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画中的孤雁图,诗人通过画中之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写诗人曾读过鲍当的咏雁之作,现在看到这幅画,不禁感慨良多
【注释】 津津:形容高兴的样子。罍:古代的一种酒器,圆形,口小腹大,用以盛酒。李泰伯:三国时魏国人,字子华,以廉洁著称。孙仲谋:三国时吴国国君孙坚的儿子孙策,字元瑜。寸心:指自己的心意。造化:指天地万物,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松楸:松树和梓木,古人常用这两种树木作棺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杨纪善应友人之邀为友人之子做寿而写的。全诗三首,每首五句,前两句写主人的高兴之情和宾客们的互相劝酒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理解关键词语,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出游九日访招提,步屧秋风信杖藜”,首句写秋游,点出“九日”。第二句写秋游时拄着藜杖,步履从容,悠然自适。“九日”,指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之习;“招提”即寺庙,这里指九日山寺。第三句“闻有紫蕤芝产秀”化用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关于紫芝的记载,紫芝生在九日山的石崖上,人称紫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