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九日访招提,步屧秋风信杖藜。
闻有紫蕤芝产秀,想多黄蕊菊开齐。
闲官真隐陶彭泽,内史清名王会稽。
老衲已无心迹累,自惭待漏听朝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理解关键词语,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出游九日访招提,步屧秋风信杖藜”,首句写秋游,点出“九日”。第二句写秋游时拄着藜杖,步履从容,悠然自适。“九日”,指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之习;“招提”即寺庙,这里指九日山寺。第三句“闻有紫蕤芝产秀”化用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关于紫芝的记载,紫芝生在九日山的石崖上,人称紫霄岩,因此说“闻有紫蕤芝产秀”。第四句“想多黄蕊菊开齐”,“想”,料想,推测。“黄蕊”,即黄色的花蕊、花心,这里代指菊花。“菊开齐”,指菊花盛开,满山遍野。“齐”,全、尽也。这两句大意是:听说九日山有紫芝出产,想到菊花也开得茂盛极了。

第五至六句:“闲官真隐陶彭泽,内史清名王会稽”,说自己是个闲散官员,真像东晋时的陶潜那样隐居山林;又说自己曾任内史,有清廉的美名。“闲官”“内史”,指官职。“彭泽”、“会稽”,分别指陶潜和刘禹锡曾任过的县令。“闲官”、“内史”,表明了诗人的仕途不如意。

尾联:“老衲已无心迹累,自惭待漏听朝鸡。”意思是说自己现在虽为僧徒却不再追求名利,因为自己已无心恋世,只担心等待朝廷召见的时间到了而来不及起床。“老衲”指僧人。“已无心迹累”,意谓不再追慕荣利。“自惭待漏听朝鸡”是说自己害怕误了朝廷召见的时间而听鸡打鸣起床,不敢怠慢。这两句是说,虽然身居佛门,但仍然关心朝廷大事,忧心国事。

【答案】

译文:

我这次到九日山游玩,是去拜访招提寺的。我拄着拐杖,悠闲地在山路上漫步。听说山上有紫芝出产,我就想象那菊花也开得很茂盛了。我是个闲散官员,真像东晋的陶潜那样隐居山林。我又曾担任过内史职务,很有清廉美名。我现在已是僧人,不再追慕荣利,只担心等待朝廷召见的时间已经到了而来不及起床。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在京城长安任司勋员外郎。诗人在长安期间游览了名胜古迹,写下了不少山水纪行之作,这首《九日游庆寿寺》就是他写的一首七绝。

前四句描写重阳节出游的情景:诗人在九日这天游览了九日山,登上山顶,眺望四周,看到山下一片红叶如火焰般燃烧,令人陶醉不已。他走到山腰时,看见一丛丛紫芝在石崖上生长,就想起唐代著名道士陶弘景曾在《养性延命录》里说过:“九月采紫芝,服之令人长生不老。”于是诗人便想:说不定这里的紫芝也真是名不虚传呢!于是他抬头望去,看见满山遍野的菊花正在盛开。

中间四句是说:我听说九日山有紫芝产出,想到那里的菊花也开得茂盛极了。我自己是个闲散的官员,真像东晋的陶潜一样隐居在山中。我也曾担任过内史职务,很有清廉的美名。如今我已不再是朝廷中的官吏,而是成了僧人。我担心的是等到明天早晨朝廷召见的时候还没有起床。

后四句是抒发自己的感慨:我已经没有心思再去做官了。我只是担心明天早晨朝廷的召见时间到了还没有起床而已。

这首诗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流畅,意境优美,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