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诩
注释: 挽罗内翰一峰先生二首 十年仰望清风洞,一夜之间悲伤广趣亭。 眼泪纵横如同雨滴,欢声笑语已不再听到风起。 洛下有人担忧汉朝的命运,江边为何会有骚客的经文。 夜深人静独自坐着观察天象,东壁现在少一颗星星。 赏析: 这是两首七绝组诗,表达了作者对罗内翰一峰先生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第一首,“十年仰望清风洞,一夜悲君广趣亭。”诗人在清风洞仰望了十年,但突然得知广趣亭被毁的消息,心中无比悲痛
【注释】 ①《薤露》乐章:古代汉魏时期祭祀时所用的歌曲。“薤”即“夏”,古时用以指代死人。《薤露歌》相传为汉末蔡邕所作。 ②志士:有志向的人士。 ③卖国偷生:出卖国家,苟且偷安。 ④丹心:忠心;赤诚之心。 ⑤朱鸟:指太阳。 ⑥俎豆:祭器。毛、杨:都是地名,在今安徽寿县一带。 ⑦英风飒飒:雄壮的气势如风一样吹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大参刘朋节先生的悼念之作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首联“世臣分敢比山林”,意指我等当以林泉为伴,与自然为伍。“颜乐于今久绎寻”,颜乐即《诗经·小雅·甫田》中“颜无色,乐无央”的颜乐,此处借指快乐。这两句写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向往归隐,寄情于山水。颔联“随柳傍花如有意,行云流水却无心”,意思是说:柳树傍着花儿好像在有意无意之中,行云流水却又毫无目的。这是用拟人手法写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心境。颈联“小西湖畔波涛杳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在豫章(今江西南昌)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徐孺子的高风亮节以及他在豫章的事迹。 首句“孺子高风著此亭”,意思是说徐孺子有着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风范,他的这种品质体现在这座亭子上。这里的“孺子”指的是古代的学者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因隐居豫章而闻名。他以高洁的人品和卓越的才能著称于世,被后人尊称为“卧龙”。 第二句“淡云衰草四边生”
《采石吊李太白》 一江风雨浪纷披,鼓枻长过采石矶。 千载斯人疑不死,一生豪气尚争辉。 夜郎天阔冥鸿去,五老峰高白鹤飞。 吟罢小诗天忽霁,醉呼明月满船归。 注释: 一江:指长江,江上风大浪急。 鼓枻(yì):击桨。 千载:千年。 冥鸿:传说中乘着翅膀的大雁。 五老:指庐山,因有五座山峰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长江时所作。诗人以“一江”开篇,描绘了一幅江上风雨交加、波浪滔天的壮阔画面
这首诗的原文是: 送邓侍御良臣还朝 九重耳目寄诸公,何处炎荒久驻骢。 许国本无身可计,救时还有疏堪封。 行囊空照寒江月,归梦先随雪岭鸿。 我欲赠君无可赠,白云流水万山中。 逐句释义: 1. 九重耳目寄诸公,何处炎荒久驻骢。 - “九重”指的是天子的宫廷,“耳目”指的是皇帝和大臣们。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和大臣们将国家的重要事务委托给了诸位公卿。 - “炎荒”指的是炎热而荒凉的地方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乡曲于君长十年,一回相见一欣然。 - 注释:故乡的风土人情在您的治理下已有十年了,每回见面您都显得非常高兴。 - 赏析:这句表达对陈台州政绩的认可和对他个人的喜爱。十年间,家乡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而每次与陈台州的相聚都充满了喜悦,显示出他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家乡深深的感情。 2. 停云屡入官舟梦,得句频教岭雁传。 - 注释:常常被云雾缭绕的景象所吸引,进入我的梦境
这首诗的格式是四句话,每句都配了注解和赏析。 黄塘道中遇高三峰侍御话旧兼赠复命之行:在黄塘道中遇到高三峰侍御并和他谈话。 如此高才属妙龄,天教岭海救生灵:如此出色的才智属于年轻的时期,上天派他去岭海拯救生命。 先声久矣摇山岳,藻鉴空然别渭泾:先声早已震动山岳,清鉴(清廉)空然与渭水、泾水分开。 若水清风留郡志,李膺真节著朝廷:就像清水和微风一样留在州郡的记忆中,李膺的忠贞节操闻名于朝廷。
【译文】 在胶漆般的友情中,此地相逢;苍山峻岭之后又有三座山峰。 百年间洒泪别河桥,一旦知己如管仲、鲍叔同。 微风秋雨吹短鬓,悠悠江水一孤蓬。 茫茫后会知何日,尺牍频须托快鸿。 【注释】 黄塘:地名,在今湖南衡阳市西南,为湘江重要支流之一。 高三峰:即张子高(公元1605-1685),字子高,号南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侍御:指官名,明清时对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的尊称。 斯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别罗公旦佥宪还任贵州”意思是告别罗公旦佥宪回归贵州。“使车明日又西南”,意思是第二天就乘着官船往西南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