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诩
诗句: 钓石起千仞,沧波一掌平。 译文: 高高的岩石上,钓台突兀而起,仿佛是山中耸立的巨人;平静的江面上,水面如掌一般宽阔。 关键词解释: - 钓石:指韩文公在阳山三门滩下所建的钓台,这里用“钓石”来代指韩文公钓鱼的地方。 - 千仞:形容岩石高耸入云,比喻其陡峭程度。 - 沧波:指宽阔的江水。 - 一掌平:形容水面非常宽广,如同手掌一般。 - 伊人垂钓处:指韩文公在此垂钓的地方
注释: 零丁洋:即零丁洋,位于今广东珠江口外伶仃洋中,是珠江入南海的门户。元朝时曾在此立过一个“镇海楼”。 回首零丁洋:回头看零丁洋。 红轮忽西坠:夕阳忽然向西坠落。 不照孤臣心:没有照亮我那孤独的心。 空堕孤臣泪:只落得孤臣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文天祥在被俘后写的。作者在诗中写道:“回首零丁洋,红日已西沉。”“回首”二字点出了诗人的思绪和心境,他看着太阳已经西沉,不禁感叹自己的孤独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风幡堂”: - 关键词:风幡堂 - 释义:风幡堂,即指一种以自然现象为灵感的场所或活动。这里的风幡指的是风拂动的旗帜,象征自然和生命的律动。堂则是一种正式的集会场所,用来强调这种活动的严肃性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2. “一心具万有”: - 关键词:一心 - 释义: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内心的专注和领悟,一个人可以体验到万物的本质。这里的“一心”指的是一个单一的、纯粹的心
双眼井 源源复源源,金鳌张两目。 记得兵火时,夜半如人哭。 译文: 双眼井的源头源源不断,仿佛有金鳌守护着双眸。 我记得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夜深人静时,似乎能听到哭声。 注释: 双眼井:位于北城双井街施水庵侧,据说其水质甘甜,清澈见底。 源源复源源:泉水源源不断,如同江河般奔腾不息。 金鳌张两目:传说中的金鳌守护着双眼井,象征着它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记得兵火时:作者通过回忆战争年代的情景
【注释】 越溪与文溪,昔日大名齐。 文越不同道,溪流分悟迷。 译文: 越溪和文溪,曾经是一起出名的。 文越两条路,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结果被水冲走,迷失了方向。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在家乡所写。首联点出两溪曾同名“越溪”,并说明其时名声之大;颔联写两溪后来分别改称文溪、东溪等,并指出其时两溪已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颈联以“分”字作结,写出两溪分流后各自迷途的结果,既写出两溪分流后各自的不幸
注释:一生依赖玉树,几次被朝廷疏远。岭南海外千年,文溪与武溪相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岭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诗篇。首句“平生依玉树”,以玉树为喻,赞美了诗人在岭南地区生活的环境优美、生活安逸。第二句“几疏抗金闺”,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第三句“岭海千年下”,描绘了岭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第四句“文溪配武溪”,以文溪和武溪为比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风”为题,通过描绘岭南南园诗社中的衣冠盛事,借以赞颂了五位先生。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意境高远,韵味悠长。 第一句“风朴衣冠盛”,点明了诗的主旨。“风”即风度,指人的仪态、气质,“朴”即质朴,无华饰。“衣冠盛”,则意味着文采风流,才华出众。此句既表明了诗社成员的才艺和风采,又表明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淳朴与高雅。 第二句“时清鸑鷟鸣”,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补充说明
【注释】 象峰:山名。在湖南衡阳县西南。狮子吼:象峰上常有狮子吼声,相传是黄初平的化身。黄初平为东汉末年的仙人,传说他曾骑黄龙飞升而去。叱:大声呵斥。 【赏析】 象峰多怪石,时作狮子吼。 象峰多怪石,象峰因多怪石而闻名。“时作狮子吼”,象峰上时常有狮子吼声,传为黄初平所变。黄初平,东汉末年神仙。据《太平广记》引王嘉《拾遗记》,黄初平于汉灵帝时得道成仙,后游至长沙湘阴(今属湖南),闻其地多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描绘了天上的奎星坠落到地面上的故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尊韩书院: - 注释:尊韩书院可能是指一个与儒家文化有关的教学或研究机构。在古代中国,尊奉儒家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样的机构可能致力于推广儒家经典。 - 赏析:这一句可能是诗的开头或者引入,为读者提供了背景信息。 2. 天上有奎星,忽坠阳山陬: - 注释:奎星是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中的一颗星
诗句:卢循乃乱臣,隐之作廉吏。 翻译:卢循本是乱臣贼子,隐居之后却成为清廉的官吏。 注释:卢循是东晋时期的一个人物,他曾经参与过叛乱,后来隐居山林。在这里,诗人用“乱臣”来形容卢循过去的作为,用“廉吏”来称赞他现在的行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卢循从叛变到清廉转变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比“乱臣”和“廉吏”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