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诩
【注释】 维摩室:即维摩丈室,又称维摩精舍,是印度传说中一位高僧维摩诘的住所。萧萧:形容风声、雨声等细微的声音。曾此借眠来:曾在这里借宿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首联写悟性寺,二、三联写维摩室和般若台,末联写山僧。 “寂寂维摩室”一句,点明题意。诗人以“悟道”为旨归,所以开头便写悟性寺。悟性寺在浙江天台县,相传为南朝梁武帝时僧人智顗所建,后改名天台宗。“维摩室”,即维摩丈室
【注释】 列秀亭:地名。 连山有桥梓,高出云汉表:指桥梓在高山上高耸入云,与云汉相齐。 清风时一吹,白日独不照:指桥梓虽然高大,但是风吹过的时候只有它被吹动,白天太阳照下来却没有影子。 桥木已入云,寸朽良不少:指桥梓虽然已经长到了很高,但是它的木头已经很腐烂了。 梓木忽参天,材宜栋廊庙:指梓木忽然长成了大树,它的材质适合用来建造宫殿、庙宇等建筑。 桥梓遗远方,弃材天所诮:指桥梓被遗弃在远处
注释: 众妙堂:指玄妙观中的众妙堂。 吾闻:我听说。 玄妙观:道教宫观,建于唐代。在今西安市西关。 中有:内有,里面。 山川孕人物:山川孕育了各种人物。 星斗焕文章:星星点缀着文章的光辉。形容文章华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玄妙观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玄妙观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首句“吾闻玄妙观,中有众妙堂”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玄妙观的向往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山川
诗句:吾闻古君子,无入不自得。 译文:我听说古代的君子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内心的满足。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理想的境界,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吾闻古君子"说明这是作者对古代君子的一种赞美和向往;"无入不自得"则描绘了这些古代君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到自在和快乐的状态。这种心境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如止水的哲学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内在平衡的重要性。 下句
【注释】 妙明:佛教语,指佛之智慧。属:归属。本来:本性。 舍利子: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难,曾将佛骨舍利献给国王。 枯骨:比喻死亡或衰微。 【赏析】 本诗以“舍利”作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舍利子的深刻理解。 首句“妙明属本来”,意为佛的智慧是本来就存在的,它不是人为创造的,而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这里的“本来”二字,强调了佛的智慧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是永恒的、不变的。 第二句“舍利竟何物”
注释:夷夏是古代对中原汉族和南方蛮族的称呼,这里泛指全国各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广州怀圣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登塔顶时所引发的思乡之情。首句“夷夏天应共”中的“天”指的是全国,而“应共”则意味着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享受到怀圣寺的美景和祝福,共同感受到其带来的美好与温暖。第二句“羊城地独灵”中的“羊城”是广州的一个别称,这里的“地独灵”则是说怀圣寺所在之地有着独特的灵气和魅力
注释:五仙骑着五只羊,手中拿着六把稻穗。 没有和有都是那么遥远,丰收的庄稼就是吉祥的象征。 赏析:此诗描绘了五仙骑五只羊,手持六把稻穗的形象。五仙是古代传说中的五位仙人,他们骑着五只羊,手持六把稻穗,象征着丰收和祥瑞。整首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丰收、吉祥的向往和赞美
病枕焉知世上年 烟花钓艇是随缘 西风卷尽南窗雨 明月千峰中酒眠 注释: 病枕:指因病卧床,无法自主翻身。焉知:哪里知道。世上年:人世间的年华。 烟花:形容美丽的烟花。渔艇:小船。随缘:顺其自然。 西风:秋风。卷尽:吹散。南窗:南方的窗户。雨:雨滴。 明月:明亮的月亮。千峰:无数山峰。中酒眠:在饮酒中入睡。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张诩的作品《次韵答江桂轩宪副见示四首·其三》
注释: 1. 灵钟:指的是寺庙中的大钟,用来报时或举行法事。 2. 实气:这里是指钟声,象征着佛法的力量。 3. 光怪:形容声音美妙,仿佛有神力一般。 4. 往往:常常、经常的意思。 5. 飞来钟:寺庙里的大钟。 6. 飞来殿:寺庙里的大殿。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座寺庙中大钟的神奇景象。诗人用“实气动光怪”来形容大钟的声音,给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感觉。接着
【译文】 刘氏女,发初蟠,母病在床女眼血未干: 双阙。 五内生火欲焚死,何惜一缕股与肝: 双阙。 一刲肝一割股,赤刀拔处星斗寒: 双阙。 强母开口股肝进,刘氏女,心如剜: 双阙。 生魂诉天天为泣,母坐藜床病如失: 双阙。 呜乎!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对母子的生死之别。刘氏女为了救治病重的母亲,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