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
以下是对《苦雨二绝·其一》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向来井底欲生尘,一雨如今动浃旬 “从来井底想生出尘埃”意指过去没有污染的环境。“一雨如今动浃旬”则说明一场大雨持续了很长时间,让整个环境都受到影响。 烂尽晚禾方种麦,闾阎疾苦向谁陈 “烂尽晚禾方种麦”描绘了因为雨水过多导致的庄稼损失,农民不得不等到秋后再种植。“闾阎疾苦向谁陈”意味着这些苦难只能向谁诉说呢
苦雨二绝·其二 昨朝新霁又沉霪,叵奈泥污巷陌深。 七八月间愁渴死,当时何苦不为霖。 注释与解析: 1. 昨朝新霁: 指的是昨天早晨刚刚晴朗,之后又开始下起雨来。 2. 又沉霪: 表示雨势再次变得沉重,连续下雨。 3. 叵奈: 无法忍受,表示无奈。 4. 泥污: 雨水使得地面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5. 巷陌: 指街道和小巷,这里特指被雨淋湿的街道。 6. 七八月间: 泛指夏末秋初
【注释】二绝:两首诗。其二:指这首诗。篱:篱笆,栅栏。经秋:过了秋天。晚芳:秋天菊花盛开时散发出的香气。娱老眼:给老花眼的人看。傲霜枝:凌霜的枝条,形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挺立的姿态。 【赏析】 “呼儿插竹补残篱,篱下经秋菊未衰。” 这是诗人在重阳节那天的所作,描写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色。他叫儿子插竹子修补破旧的篱笆,篱笆旁边是经过一年秋风洗礼而依然茂盛的菊花。 “欲藉晚芳娱老眼
【注释】 老来生计只加餐:指年纪大了,只有吃好一些才能维持生活。 欲效张仓谅独难:张仓是西汉时的隐士,据说他爱吃芋头,于是有人送给他芋头,他便将芋头放在口中嚼,然后吐出来,说:“这是我所喜欢的。” 馀齿无多:指牙齿已不多,但还想多吃一点。 愿加爱:即“愿加爱惜”,意思是希望牙齿不要过早地全部脱落。 莫矜舌在忽衰残:意思是不要说自己的舌头还在,而忽然衰败了,这是对年岁增长的一种感慨。 【赏析】
潘南山辞官已经很久,但铨部忽然荐举他为词臣,开始的词甚嘉,阅读二年陪点三次没有用,就知荐者之虚饰也。因赋一绝 桃李纷纷足艳阳,春风何意到枯桑。 萧然白发丈人行,却作少年三伴郎。 注解: 潘南山:指唐代诗人高蟾,曾做过县令,后辞官归隐,自号“蟾”。 萧然:形容清贫、寂寞。 丈人:对长辈的尊称。三伴郎:指三个年轻的朋友
和林待用都宪云庄二绝·其二,是明朝谢迁的作品。下面将一一解释诗句的含义、背景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 1. 闻道云庄野兴长: - 野兴:指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 云庄:指的是位于山林之中的某个地方,通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 - 闻道:表示听闻或者得知。 - 山云飘渺接扶桑:描述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可以与遥远的东方相接。 2. 素心愿结逍遥社: - 素心:纯洁无瑕的心性。 -
【注释】 和林待用都宪云庄二绝其一:和林,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当时元朝的陪臣居住地。待用,即等待任用,这里是指等待朝廷委任。云庄,是元朝时人赵孟頫的号。二绝,是《全唐诗》中诗人所编的一组诗,共四首,此为其中之一。其二:生涯,指一生的生活。争似,比得上。故园,指故乡。长,久远。嘉禾,指良田好庄稼。桑,指桑树。千顷,指广阔无比的土地,形容土地肥沃,一望无际。白云山万叠,指绵延不绝的高山,山峦重叠
释义:秋风萧瑟并不令人悲伤,天道盈亏自有其时日。只要身体健康,即使重税和凶年也无关紧要。 注释:秋风萧瑟:秋风凄凉的声音,形容秋天的气候。 但得此身强健在:只要自己的身体健健康康。 重徭凶岁谩支持:即使有很重的赋税和灾难的年份也要勉强维持生活。谩(màn)支持:勉强维持生活。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努力生存下去
雪湖自杭州归来,你寄给我《对雪见怀之作》并再次作诗以和答,我借此表示慰问。 雪窗:指雪夜。 坐对一灯青:在雪夜里对着一盏清冷的灯光坐着。 远道怀人倍觉醒:由于远离故乡,思念家乡的人更觉心烦意乱。 想见归舟夜乘兴:想象着乘坐着回家的船,夜晚兴致勃勃。 忍寒直过浙江亭:忍受寒冷,一直走到浙江亭。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乡、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人在雪夜里对着一盏清冷的灯光坐着,因为远离故乡
霜桕枝高白间红,珊瑚凌乱玉璁珑。 芳膏拟作春台烛,炤破群阴大有功。 注释:霜桕树上的叶子在白与红之间交替出现,就像珊瑚那样凌乱而晶莹剔透。用这种蜡烛点亮春天的舞台,一定能照亮黑暗,消灭所有的邪恶势力。 赏析:诗人以霜桕树和珊瑚为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霜桕树的叶子在白与红之间交替出现,就像珊瑚那样凌乱而晶莹剔透,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