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泰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的内容、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观点态度。“理卷霜毛宿晚汀,旅魂应自绕秋冥。”意思是说,我整理好书卷,披上寒霜,栖息在晚汀边,孤魂自会围绕秋天的冥冥。“西风莫搅蒹葭水,月苦沙寒易得醒”
被寒烧尽郁金香,侍女无言立近床。 一样玉壶传漏点,南宫夜短北宫长。 注释:汉宫词中,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这句诗通过青雀这一神话中的使者形象,来比喻汉武帝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与焦虑。青雀向西飞翔却未能返回,暗示了汉武帝虽身处帝位却如孤身一人般孤独。侍女无言立近床,表达了侍女们面对君王的沉默与内心的无奈。她们无言站立,或许是因为宫中规矩所限,或许内心充满了对君王的忧虑。 译文:
注释: 断柳残沙不掩堤,苇丛幽称水禽栖。 半江斜照将秋色,相送归船到竹溪。 译文: 夕阳西下,断柳残沙在堤岸上,苇丛深处传来水鸟的叫声。 半江晚霞如画,映衬出秋天的色彩,渔船相送,直到竹溪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图。首句“断柳残沙不掩堤”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河堤上,柳树的枝条随风摇曳,仿佛被夕阳染红一般,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游仙词 探古韵,寻仙踪,诗意飘渺中寻觅古人情怀 1. 诗作原文 杨回不嫁倪君明,东岛西池各自行。 从女九千公有伴,任他青鸟自逢迎。 2.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诗句注释: - 杨回(指女子)不嫁倪君明,意指杨回不愿嫁给倪君明。 - 东岛西池各自行,描述了两人在东岛和西池分别行走的情景。 - 从女九千(指众多的女子)公有伴,意指众多的宫女陪伴着她们的公主要走了。 - 任他青鸟自逢迎
【注释】 ①管别离:比喻人有情,春风有意。 ②年年吹发绿杨枝:“绿杨”指杨柳,“发”是动词。杨柳每年春天发芽时随风飘舞,故称“绿杨”。 ③“每到春来有所思”:每逢春天到来,心中便生出某种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东风最懂得别离的苦楚,它每年都要把人的发梢吹成绿色的,使人想起离别的情景。而行人在离别前,曾经攀折过柳树,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他一定会想起那柳条上的离愁别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二陆来酌闻邻家弦索声》中的两首诗。 第一首诗:夜阑烧烛对残樽,欲罢犹怜客未醺。 注释:夜深了,点着蜡烛独自对着满杯的美酒,想要喝完却还不忍心看到朋友还没有喝到醉意。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白居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燃蜡烛独自饮酒,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希望他能够早日喝得烂醉如泥,忘记所有的烦恼。 第二首诗:邻舍儿童能解事,琵琶声里惜离群。 注释
紫泥坛上火流红,夜半天神降竹宫。 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紫泥坛上火流红": - “紫泥坛”可能指的是某种仪式或祭祀的场所,“火流红”形容其场景中火光映照得非常热烈,色彩鲜艳。 - 这句诗描述了一种庄重或神圣的氛围,可能涉及重要的宗教或政治活动。 2. "夜半天神降竹宫": - “天神”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
注释: 梦中的句子:挟笙吹鹤度瀛州,雾湿云窗玉女留。 “挟笙”是指携带着笙(一种乐器),“吹鹤”是指用笙声引逗鹤儿飞起,“度瀛州”指的是渡过瀛洲(传说中的仙岛或仙境)。“雾湿云窗玉女留”。这里的“玉女”指仙女,“留”是留住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仿佛仙女在窗前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仙境画面。诗人以“挟笙吹鹤度瀛州”开篇,营造出一种仙境的氛围。接着,“雾湿云窗玉女留”
【注释】 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西南,是会稽山的一支流。 南风:指夏至后吹来的暖风。 雨过若耶深:若耶溪的水很深。 莲女菱歌乱别心:莲、菱都是越地所产的植物,这里借指越女(女子)。 后夜繁霜凋绿盖:晚上繁霜降临,荷叶凋谢变黄了。 洞房:即卧室。 归去:回到自己的卧室。理秋砧:收拾秋日捣衣用的砧杵。砧,捶衣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少女送别爱人的情景。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注释:鹤笙鸾驾隔着苍烟,天上哪知还有人间。不向九霄唱《白雪》,怕被人知道是小诗仙。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天上仙境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衬托,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首句“鹤笙鸾驾隔苍烟”,描绘了一幅神仙降临人间的画面。鹤笙、鸾驾都是神话中的祥瑞之物,代表着神仙的身份。而“隔苍烟”则暗示了仙境与人间的距离。这一句通过对神仙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