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
诗句:清华长日丽仙台,色相林泉莫浪猜。 译文: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在仙台享受着美景,这里的景色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我不是一只栖息在凤凰树上的鸟,怎么会得到皇帝的赏识呢? 赏析:此诗以描绘自然之美为主要内容,通过诗人对仙台美景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首句“清华长日丽仙台”,直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接着
“霜质疑携自汉宫,晓来如雪夕阳红。有时云白烟笼处,却欲相搴秋水中。”这句诗描绘了芙蓉在清晨和傍晚的美景,以及它与周围的云彩和水元素的互动。 诗句中的“霜质疑携自汉宫”表达了芙蓉在早晨被霜花覆盖的景象,这通常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这里的“质疑携”可能意味着芙蓉被霜花装饰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是从汉宫中走出的贵族,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典雅。 “晓来如雪夕阳红”形容芙蓉在早晨阳光下的美丽,如同雪花般洁白无瑕
【注释】 黄峰三十六咏:唐代诗人李邕的《黄峰三十六咏》中,共收录了36首诗。 仙人:指隐居山林的隐者。 赤县神州:指中国的中原地区,也泛指整个中国。 泡痕:水中水泡的痕迹。 白云流水:形容山水景色。 山中眼:比喻隐居山林的人对世事的洞察。 晤对:面对面交谈。 个言:个别的话。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之人对世事的洞察与感慨的画面。 第一句“赤县神州等泡痕”
注释: 春日的桃花开得鲜艳娇美,在早晨的微风中绽放。 平地的林子敢说像锦绣一样美丽,早有高山上一棵树红艳夺目。 赏析:“凝眸烂熳入云中”这句诗用“凝眸”、“烂熳”、“入云”等词语描绘了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了桃花的魅力和生机。 “平林敢道栽如锦,早有高山一树红”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平地与高山进行了对比。平地上的林子可能不如高山上的桃树那样壮观
诗句: 贪泉一酌亦能清,祇问其人不问名。 译文: 贪图泉水的清澈,哪怕只喝一口也能净化心灵;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个人的品质,而不是他的名声。 注释: 贪泉:指传说中饮了能令人贪财败德的泉水,也用来比喻引诱人心的事物。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正廉明品质的重视,以及强调个人品德而非外在名声的重要性。通过“贪泉”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崇尚清廉、鄙视贪腐的理念。同时,“一酌”与“不问名”的运用
黄峰三十六咏 其六 叠嶂《黄峰三十六咏》是唐代诗人李郢的组诗作品。此篇为第六咏,写的是山。 千年不受风雷撼,半壁长依保障雄。 注释:千年的时间也经受不住狂风雷电的袭击,山的半边长着青苔,像盾牌一样保护着山体,山因此显得雄壮有力。 最爱春深苔篆积,恰如题遍御屏风。 注释:我最喜欢春天的时候,山间覆盖着厚厚的绿苔,就像题在屏风上的字一样,美丽而又耐人寻味
【注释】 黄峰:山名,位于江西。三十六咏:指《庐山谣》中的“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炼丹:指炼制仙丹,比喻追求高深的境界或学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静的山水画面。诗中以苔藓、草茵和松声等景物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宁静祥和。诗人用“只今泉涧传樵子”一句,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珠履霞衣:指神仙。黄庭坚《次韵和王晋卿见赠》“玉骨风姿清似雪,霞衣彩笔妙如神。” 龙须:指龙须竹,一种生长在深山幽谷的竹子。唐卢肇《题李生宅》:“绿苔青壁映龙须,白石苍松对鹤雏。” 翠华: 古代皇帝所乘的车驾。这里借指帝王。 弦歌:琴瑟之音,比喻歌舞音乐等。这里借指帝王的文治武功。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望仙而不得的情景。首句用夸张手法写诗人的渴望。“纵莫寻”是说他虽极力寻找也难找到神仙
【注释】 黄峰三十六咏:指《登黄峰绝顶览胜》诗。黄峰,山名。 峨峨(yē):高峻貌。 千仞(rèn):极言高耸。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天都:(山名)在今安徽省歙县北。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勒燕代气,以作高山云。”此处借指黄峰。 徒(dú):徒然,徒手。 通帝座:谓与皇帝同坐一处。通,会合;帝座,指皇帝座位。 民隐:民众的疾苦。 一:尽数,全部。 高呼:大声呼喊,指为民伸冤。
【注释】 翠微:山名,在今安徽黄山市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黄山风景的诗。诗人游至黄山时,正值春雨绵绵,花雨蒙蒙地洒落在衣上。他举目四望,只见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岩峦重叠,宛如一道道锁链把山门牢牢地锁住。游人纷纷寻找黄山路,直指那钟声隐隐传来的翠微山中。此诗描绘了一幅山雨欲来的图景。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 全诗以“雨”为中心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黄山的特点。首联写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