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曾亮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未可称居士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定位的疑惑。"居士"通常指那些修行或生活于寺庙中的人,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寻找自我定位时感到困惑或不确定。 2. 颓然已放翁 - "颓然"表示一种失落或放弃的情绪。"放翁"可能是一个自嘲的表达,意指诗人已经放下了某些追求或目标。 3. 诗惟标脚气 - "脚气"是一种中医病名,这里比喻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诗惟"强调这是诗歌的特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先师功业烂卿云 - 这句诗表达了对先师(可能是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以及他的功绩如璀璨星群般照耀。"烂卿云"可能指的是先师的名声或成就如同云彩般高远。 2. 燕许常杨接世芬 - 这两句描述了地理位置和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燕”可能指的是北京附近的某个地方,“许”通常指洛阳,而“常杨”可能是指长安附近的地名。这里的“接世芬”意味着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充满了人才和荣耀。 3.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意来看,应该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通过描述潘咨少伯的事迹和品质,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意。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当年豪士客扶风,曾以乡兵占首功。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年那位豪气干云的豪杰,曾经用乡里的兵力赢得了首功”。这里的关键词是“豪士”、“乡兵”、“首功”,分别代表了主人公的豪迈气概、使用乡里兵力以及取得的功绩。 2. 谈笑尚惊黄鹞子,行藏欲问白凫翁。
【注释】 柏枧:地名,在今江西。仲卿、彦勤:作者兄弟的字。茅茨:简陋的房屋。黄精:草药名。苍耳:植物名,一种可以驱虫的草,这里指苍耳林。北阮:泛指北方的人家。南阳阡冀:即“南巷阡陌”,都是古时乡里的道路。飞桥:指桥梁。千峰抱:形容山峰重叠,环绕着一座座山峰。谒墓:拜祭死者坟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居乡居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前四句写故乡之景,首联以故人墓为题
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欬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阬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
夏幄阴阴四围碧,沉李浮瓜香拍席。 涪翁生日是今朝,七百年逢吾辈客。 此翁翰墨如坡翁,命宫磨蝎应相同。 春风官羊未饱吃,荔支却啖戎州红。 主人诗派江西续,喜借古欢招近局。 槐花韭饼虽已过,黄鸡作羹鹅掌熟。 新诗似拟鹤南飞,共饮一尊歌此曲。 我亦低首涪翁诗,最怜作吏折腰时。 只今更谪人间否,安得停杯一问之
春红已退夏绿疏,黄花未来人意孤。谁欤发艳回春腴,游龙作花红扶苏。 髲𩭝八尺堆珊瑚,荡摇秋空如画图。世人但夸颜色姝,岂知直干中不枯。 忍使花落随犁锄,我师巡圃为踟蹰。试以为杖轻若无,刊落枝叶除根须。 以铁为距漆作肤,策之稳步如安车。子美桃竹能给扶,昌黎赤藤杖自娱。 风流文彩二子都,惜哉迁谪随江湖。岂若此杖忘崎岖,侍师缓步留天衢。 七十谢政神蘧蘧,春光澹沱梨云铺。昆明芙蓉能白朱,与尔同佩花间壶。
佳节欢友生,良夜念孤客。 叩门适不遇,惆怅缓归屐。 天街月舒波,万户闭一白。 谁家酒兵哄,艳艳烛翻隙。 归来儿女哗,对月学扣额。 祭拜未云已,瓜果竞分擘。 此乐谅无与,只可近书策。 夜深奈明何,相对惟脉脉
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此犹冠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