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曾亮
《读东坡集有感》是清代诗人梅曾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七载黄州已似家,又从儋耳度年华。 东坡有地聊栽竹,南海无人且看花。 白发瞿塘悲剑器,青衫湓浦泣琵琶。 飘零词客多哀怨,学道如公信有涯。 诗句释义: - “七载黄州已似家”中的“黄州”指的是北宋时期的黄州府,而这里的“家”则表达了诗人在黄州生活久了,仿佛已经习惯了这个地方,如同真正的家庭一般。 -
澄斋来讶久不出因作此并呈石生明叔十天不踏兴胜寺,张子讶我何深藏。 谓疑幽忧属末疾,岂知发兴搜诗肠。 我初学此无检束,虞初九百恣荒唐。 稍参涪翁变诗派,意趣结约无飞扬。 十年弃置久不事,解散韬帙从忀徉。 含毫叩景偶一试,忽觉泥井生寒浆。 浓书细字急不择,蝼蚓诘曲肥鸦旁。 到口有物当一吐,安能呐舌如周昌。 古人精严有真放,下手得快天机张。 六朝文士不解此,散叶骏马驱跛羊。 三辰分光精气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把握每句的意象,理解其情感,最后分析手法。 “散尽黄金鬓改玄,独余翰墨得留连”,颔联写诗人的头发变白了,但仍然有笔墨在身,可以留下自己的足迹。“散尽黄金”比喻头发变白,这里指年老。“翰墨”指文章,也比喻书法。“得留连”即得以保留。此句意谓自己虽已白发苍苍,但还有文章可作,还可以留下自己的足迹。这是全诗的第一层意思。
【注释】 君:对朋友的尊称。精庐:精致的居室。厌嚣埃:厌倦尘世的喧嚣。金碗:黄金制成的碗,比喻好地方。镇可:简直能。著:写。媚竹: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的姿态。横梅:横斜在窗边盛开的梅花。倪迂阁:倪瓒画室的别名。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好友迁居新居的诗。诗人对友人的新居充满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隽永,意境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联“君别临安山水来,精庐应觉厌嚣埃”意思是说
赠左匡叔归桐城 方君之能说,古貌雄情无与比。 偶然折券散千金,三冬无褐心不耻。 蒙眬世事若无意,要最千年看如咫。 五胜新推十六家,一日曾行三百里。 朅来为客至江南,憔悴儒冠尚如此。 马生与君意气亲,得钱沽酒为佳宾。 酒酣叹息新知乐,客子逢人喜任真。 当途之子多羞贫,熟视自循头上巾。 不如南亩还收身,青鞋布袜谁能驯。 方君方君亦偪泰,千言不如十斛麦。 等是东西南北人,送尔江头独归客。 注释: 1.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技巧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百年寄圃冶城旁”,意思是百年的岁月,寄托在冶城旁边那片绿野之中。“寄圃”是寄托的意思,“冶城”是指东晋时王敦镇守的冶城,这里用“寄圃”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绿野堂”指东晋名士陶渊明的住宅(一说即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别墅)。这两句写自己隐于山林,过着田园生活,但仍然怀念故园
注释: 1. 寄姚春木:写给姚春木的一首诗。 2. 曾访夷门客大梁:曾经访问过大梁的夷门客栈。夷门客,泛指游历四方的人或士子。 3. 更寻耆旧溯襄阳:又寻找年长的前辈,追溯到襄阳。耆旧,年长有声望的人。襄阳,古地名,今属湖北省。 4. 秋风昨已归张翰:昨天已经回到了张翰的家乡了。秋风,代指秋天。 5. 前辈今谁过孝章:现在的前辈又有谁能够超过孝章?孝章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字。 6.
注释: 1. 君竟翩然返故居,题桥应笑拟高车。 君:指监利王子寿。翩然:形容人轻快地飞跑的样子。返:返回。故居:指监利王原来的家宅。题桥:指在桥上作诗。拟:比作。高车:高贵的车驾。 2. 宁编《荆楚岁时记》,不读司空城旦书。 宁:宁愿。编:编写。荆楚时分年记:一种记述荆楚地区每年风俗习惯的史书。司空城旦书:即司空城旦史,一种刑狱文书。 3. 词赋飞腾聊自喜,江山辽落兴何如。 词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怀余小坡 成都有客返江城,谪宦知君别后情。 向阙迟眠金雁驿,留川间赋《石犀行》。 译文: 成都的客人回到了江城,被贬官后你的心情如何? 我在金雁驿向你告别,留在成都赋诗《石犀行》。 注释: 1. 成都:指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居成都。 2. 客:指作者的朋友。 3. 返江城:回到江州(今江西九江)。 4. 谪宦:被贬官。 5. 知君:了解你。 6. 别后情:离别后的感情。 7. 向阙:向皇宫的方向
【赏析】 这是赠陈颂南的诗,陈颂南因事获罪,被贬到江陵。作者作此诗相慰。 “慰客车多似水流,左迁君自百无忧。”意思是:安慰你啊,就像车水马龙,你虽然被贬谪了,但不必忧心忡忡,自有办法。这里用“慰”字,既表现了对朋友遭贬的同情,又表达了对他的勉励和安慰。“左迁君自百无忧”,是说朋友尽管被贬到江陵,但是有办法,可以应付自如。这里的“左迁”,就是贬官的意思,诗人以流水比喻友人处境虽变而意志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