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君植之能说子,古貌雄情无与比。
偶然折券散千金,三冬无褐心不耻。
蒙眬世事若无意,要最千年看如咫。
五胜新推十六家,一日曾行三百里。
朅来为客至江南,憔悴儒冠尚如此。
马生与君意气亲,得钱沽酒为佳宾。
酒酣叹息新知乐,客子逢人喜任真。
当途之子多羞贫,熟视自循头上巾。
不如南亩还收身,青鞋布袜谁能驯。
方君方君亦偪泰,千言不如十斛麦。
等是东西南北人,送尔江头独归客。

赠左匡叔归桐城

方君之能说,古貌雄情无与比。

偶然折券散千金,三冬无褐心不耻。

蒙眬世事若无意,要最千年看如咫。

五胜新推十六家,一日曾行三百里。

朅来为客至江南,憔悴儒冠尚如此。

马生与君意气亲,得钱沽酒为佳宾。

酒酣叹息新知乐,客子逢人喜任真。

当途之子多羞贫,熟视自循头上巾。

不如南亩还收身,青鞋布袜谁能驯。

方君方君亦偪泰,千言不如十斛麦。

等是东西南北人,送尔江头独归客。

注释:

  1. “方君”: 这里指左匡叔。
  2. “植之”: 种植,培育。
  3. “古貌雄情”:形容人长相英俊,性格豪迈。
  4. “折券”:指用金钱购买物品。
  5. “三冬”:指三个冬天。
  6. “无褐”:指没有衣服可穿。
  7. “蒙眬”:模糊不清。
  8. “要最”:意为要紧,关键所在。
  9. “千”:一斗的容量单位,这里是以斗为单位计算的。
  10. “三十”:一石的容量单位,这里是以石为单位计算的。
  11. “朅来”:来到。
  12. “儒冠”:指读书人的头巾。
  13. “马生”:指诗人的朋友。
  14. “酒酣”:饮酒到尽兴时。
  15. “新知”:新结识的人。
  16. “熟视”:仔细看。
  17. “头上巾”:指旧时读书人戴的方形头巾。
  18. 这句意思是“你怎么能忍受贫穷呢?” 表示对对方的同情和理解。
  19. “青鞋”:古代读书人穿的青色鞋子,用来代替布袜。
  20. “谁驯”:如何驾驭或管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赠别友人左匡叔时抒发了感慨和期待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