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此犹冠玉耳,不见骨与皮。
皮骨且不见,安能为妍媸。是时文派多,独契桐城师。
洪钟未殚叩,閟响忽我遗。言往理稍出,徐徐会其机。
读书如养生,薰莸不同脾。岂食大官羊,腥膢离蟛蜞。
三史范已孱,陈寿无华词。五代事简略,词义独恢恢。
《老》《庄》《荀》《韩》,《国策》逮《楚词》。《淮南》《吕春秋》,谲诡而倡披。
书示张生端甫
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此犹冠玉耳,不见骨与皮。
皮骨且不见,安能为妍媸。是时文派多,独契桐城师。
洪钟未殚叩,閟响忽我遗。言往理稍出,徐徐会其机。
读书如养生,薰莸不同脾。岂食大官羊,腥膢离蟛蜞。
三史范已孱,陈寿无华词。五代事简略,词义独恢恢。
《老》《庄》《荀》《韩》,《国策》逮《楚词》。《淮南》《吕春秋》,谲诡而倡披。
【注释】:
- 我年未及十:我年幼的时候。
- 襟裾:衣服的衣襟和下摆。
- 牛马:这里指代劳动人民。
- 城南诗:指《城南旧事》。
- 子路:孔子的学生,名仲由,以直率著称。
- 绠縻:用绳子系着的瓶子或袋子。比喻小器量、短视的人。
- 《文选》:魏文帝曹丕下令编选的诗文选集。
- 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
- 顾广圻:清代学者,江苏吴县人。
- 六书:古代汉字的构造方法。
- 训诂:解释文字词句的含义。
- 桐城师:桐城派,清代古文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 洪钟:大钟。
- 嫠妇:寡妇。
- 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 范氏:《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的对话,其中提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陈寿:《三国志》的作者,字承祚。
- 五胡乱华:指西晋灭亡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前秦、后秦、西燕、前燕、后燕等政权相继建立,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 《老》《庄》《荀》《韩》:即《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 《国策》:战国时期的策士游说各国国君的政策论文集。
- 《楚辞》:战国末期屈原的《离骚》等作品。
- 《淮南》: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的道家著作。
- 《吕春秋》:吕不韦及其宾客所著的法家著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生端甫的深厚友情,以及他对学习古文的热爱,也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全诗分为四段,每段都有一句主题句,通过描绘诗人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诗中的关键词包括“书”、“文”和“友”,这些词语都贯穿在整首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