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溶
诗句释义 1 入北山深处:“入北山深处”意味着诗人进入了一个偏远而深藏的山林。这里的“北山”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暗示了一种隐秘或孤独的状态。 2. 树影疑无地:这句话表达了在树木的阴影中,感觉好像地面消失了一样,给人一种空间感和深度感。 3. 庵居恰有泉:“庵居”可能指的是一个简陋的住所或小屋,而“泉”则是指水井或者自然形成的小泉。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生活场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南湾 就麓开幽栈,登登翠不穷。 有时行树杪,终古在烟中。 架壑翻忘险,飞流总嵌空。 最愁多窅折,无处著渔翁。 注释:就麓开幽栈,登上山脚开辟的幽深栈道。登登翠不穷,形容山中景色美不胜收,让人目不暇接。有时行树杪,有时行走在树梢顶端。终古在烟中,整首诗都在烟雾缭绕之中。架壑翻忘险,翻越山涧时忘记了山涧的危险。飞流总嵌空,瀑布从高处落下,仿佛镶嵌在天空中。最愁多窅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桐庐道中”的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概括。此题要求赏析诗句,注意从意象、炼字、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句:“细路循溪转”,写诗人沿着小溪前行,一路行走在幽静的小路上。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细路指小路,溪水潺潺,诗人沿着溪水行走,一路欣赏着周围的自然景色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借景抒情,抒发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一句中“问族”指询问同姓,“平原旧”指同姓之人,也就是诗人的家族;“空堂乃贮书”是说自己家的大厅里竟然有书籍可读。 第二句中“好山支枕后”,是说在枕边可以看见美丽的山峰;“幽草倚栏初”指在栏杆旁边可以看见青青的草地,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对故乡的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中“茶鼎春气亲”
【注释】 入北山深处:深入北方的深山。 薄暮穿松磴:傍晚时穿过松树林中的石级。 盘崖路转通:沿着曲折盘旋的山路一直通到山顶。 竹深山磬冷:深山里的竹林里,风吹过发出的声音很清冷。 雁过雪楼空:大雁飞过时留下的是空旷的大雪楼上。 樵侣时相引:打柴的人不时地相互引导。 筇枝意漫同:拿着手杖的人随意地一起走。 近传多虎迹:近来听说山上有许多老虎出没。 归兴转匆匆:回家的心情变得急促起来。 【译文】
牛心山寺 右卫城东寺,香台积雁毛。 一川融夏雪,众壑舞松涛。 落照牛羊小,悬崖日月高。 欲留谈胜谛,长剑愧粗豪。 注释: 1. 右卫城东寺,香台积雁毛:描述的是位于右卫城东的一座寺庙和那里的香台。香台是供僧人燃香的地方,这里堆积着像雁毛一样的香灰,象征着虔诚的信仰。 2. 一川融夏雪,众壑舞松涛:形容夏日里的河水如同融化的雪水,山谷中的松涛如同欢快的舞蹈。这里的“融”和“舞”都是动词
【注释】 南昌:指南昌府,今属江西。 易世江湖在:转眼间江湖依然。易世,犹言“转眼”。 疲民喘息难:使百姓疲惫不堪,喘不上气来。 罚轻群盗狎:刑罚太轻,让盗贼们得寸进尺。 兵动百城残:战争导致很多城镇被破坏。 野葛荣疏雨:野葛花在雨水中飘散。疏雨,稀疏的雨。 山楼放晓寒:山楼上传来清冷的晨风。 却思全盛日:回想当年鼎盛之时。全盛,极盛、兴盛。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前两联写送别的地点和环境,后两联则抒发离别之悲。首联“我友今安在?江村积潦深”,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颔联“苦吟过百战,高枕获初心”,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夙约花筹冷,闲愁戌管阴”,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独自度过的孤独凄凉的生活。尾联“定知游辙倦,鸡黍或相寻”,以期许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再次相聚的期盼。
避兵曾说到江东,十幅春帆下北风。 烽火依然连郡国,文章真解误英雄。 梦回老友蓬蒿里,泪尽军州鼓角中。 岁月奔驰还话别,异时搔首望征鸿
武原狂客闭关居,花外新传尺素书。 重见伟长留撰述,不教元亮擅篮舆。 玉山暖映春风动,铁甲晴收水国虚。 痛定较量流寓事,皋桥遗迹定何如